中信扶危救困

1985 年香港第四大银行——海外信托银行的破产接管案引起巨大震动,也连累一些经营欠稳的中小银行陷入财政危机。嘉华银行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发生挤兑风潮,嘉华向中银集团和汇丰银行求援。于是,1985 年 6 月 17 日,中银与汇丰达成一致,联手支持嘉华。此举帮助嘉华暂时渡过了难关。

嘉华银行早在 1924 年 12 月以嘉华储蓄银行有限公司名义成立,已有 70 年历史。1949 年 1 月改成现名。1980 年上市,公开发售 3500 万股。嘉行在香港有 27 家分行,在美国有 2 家分行,在多伦多设有代表处,并与海外约

150 家银行有代理银行关系。提供着全面商业银行服务。1984 年底,实收股

本 3.64 亿港元,股东权益 5.31 亿元,资产总值 63.98 亿元,存款 50.1 亿元,

放款 32.9 亿元。本来以此前的 5 年论,嘉行的总资产、存款等增幅均居上市银行前茅。即使在海托风潮牵连嘉华之后,由于有中英两大银行集团支持, 它仍然可以说是渡过了难关。

1985 年 12 月初,嘉行与新加坡恺兴企业公司及荷兰安美集团洽商参股计划,出售 10%~40%股权,以期取得这两家公司的支持。当时恺兴的大股东是东南亚金融界知名人士刘灿松家族,持股 40.53%。谁料正在此时,新加坡泛电集团财政困难与马华公会会长陈群川被捕事件爆出,进而牵连了泛电的关系企业恺兴企业公司,嘉行与恺兴的合作立即终止,嘉行同时申请停牌。稍后,又揭露出嘉行在停牌前贷予新马财团款项高达 15 亿港元,占嘉行

总贷款 29 亿元一半以上,其中与陈群川有关的 3.5 亿元。于是,人们估计嘉

行的坏帐准备,将由原先的 3.5 亿元增至 6.5 亿元,耗尽当时它的资本 5.5 亿元及储备。嘉行困境的加深,终于导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注资收购, 加以挽救,使事件不致扩大成为风潮。

1986 年 3 月 9 日,嘉行董事会宣布已与中信就嘉华银行资本重组及发行新股事宜达成协议,嘉行将提高坏帐及呆帐准备,大幅注销原有股本,而中信则以 3.5 亿港元购入嘉行 92%新股。同时,港府与中信达成协议,中信的收购不包括坏帐。中信对嘉行的注资收购是一项长期投资。

到 6 月 23 日,嘉行顺利完成一切资本重组所需手续,股票于 27 日恢复挂牌买卖,中信派出原中国银行总行行长,现中信副董事长金德琴出任嘉行董事长,原新华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曹允祥出任董事总经理,另派出丁忱等8 人为董事,嘉行前董事长林思显应邀留任董事,其他原有董事均辞职。从此嘉行实力大增,以全新姿态提供服务。

财经评论界人士把这次中信注资收购嘉行的行动称为“嘉华模式”。被注资银行先作大幅度撤帐,重组新股本,由收购者注资并取得绝大部分股权, 收购者不承担坏帐、呆帐,而由港府承担保证。这一嘉华模式已成为处理“问题银行”的样板。后来的恒生银行收购永安银行也是采取这种模式。中信的收购,反映着中港双方维持香港稳定繁荣,确保金融中心信誉的良苦用心。

中信接管后,次年即 1986 年度,嘉行便转亏为盈利 320 万港元,累积亏

损由 1985 年度的 5.14 亿港元减为 0.27 亿元。在中信的支持下,该行积极加速电脑化,大力发展各项服务,诸如开办欧洲货币单位及外币存款服务及全国通汇服务,开办证券、黄金买卖服务,参与大型项目融资业务等,并参与维萨卡、万事达卡、运通卡等信用卡业务。从此业务迅速发展,至 1992 年,

嘉行的存款增长 7 倍,在同业资金市场上,由过去的“借款人”转变为“贷

款人”角色,成为业务多元化的健全而稳庭的银行,90 年代以来,年年盈利增幅都在 30%以上,1992 年度更达 42.9%,盈利近 1.5 亿港元,资产总值增至 168 亿港元,年内增设了两家分行,总数达到 31 家,并在荷兰开设分行,

建立进军欧洲据点,使海外分行增至 4 家。它的附属企业嘉华金融公司与罗富齐父子(香港)公司合组了“嘉华五矢中国基金”,投资内地与港澳的效益好、收效快的项目及企业,计划在港集资 1 亿美元,成为当前香港最大的中国投资基金之一。新的嘉华银行结合了中资和罗富齐公司的优势,迅速成为香港金融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点评:

嘉华银行的被收购重组,从形势上说,是遇到困难时的被迫收购,但与恒生银行被吞并的“卖身”不同,嘉行既未受挤提风潮的压力而四处求援, 也没有陷入危机的紧迫感,纯属正常的商业行动,双方协商注资条件,达成善意的注资收购协议。这种收购由于有港府以基金作保证,因而比较从容, 成为了一种处理问题银行的新模式。这说明了金融管理当局的挽救措施已日益成熟,有利于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这方面的意义说,中信收购嘉华银行的模式,不但对收购双方有利,同时也对香港金融界和整个商界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