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柏林车辆制造公司

柏林车辆制造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火车车厢、车头和轨道为主的老企业, 它也是原东德一家有名的大型联合骨干企业,拥有技术和人才,产品过去主要销往前苏联和东欧。中国也是它的一大客户,共进口过 3355 节车厢。1990 年实行托管之后,车辆公司各级领导走马换将,新上任的公司董事长彼特·维特说:“如今是事过境迁,柏林车辆制造公司不再是新闻界关注的热点,它应该从新闻媒界锐利的目光中隐退了”。2.42 万名职工被大量裁员,有的提前退休;有的改行培训;有的进行职业再深造。企业消化臃员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大批企业职工失业了,进入德国社会福利网。目前柏林车辆公司的员工已被精减到 4600 人,连同培训人员 1995 年初共计 6074 人。

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要重新起步,靠什么?柏林车辆制造公司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在于人。面对丢掉“铁饭碗”的现实,职工的心态是复杂的。庞大的失业大军对“围城”里的人构成的是巨大的压力。在德国,有无工资收入,生活落差很明显,公司是不会白养吃闲饭的。另一方面, 习惯了好坏不分,奖惩不明的职工们,开始体会在到生产中人的本身价值。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旧的经济体制下的人形同机器, 尽管也出产品,但不问销路,不计成本,与市场脱节,企业职工缺乏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如今生产出好的产品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同职工的切身利益相关联。所以,人的积极性被重视、焕发起来, 这是企业的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

其次,企业的强弱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德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的市场。只有拿出拳头产品才能在德国这个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站住脚,才能在拥挤的市场狭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产品上下功夫,面对已失去的前苏联和东欧市场,公司决定首先立足国内市场,稳住阵脚。依托原有的双层列车等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投资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乘客对舒适、方便和价廉的需要。柏林车辆制造公司董事长维特有句话:“谁要想在市场上存在,必须将鼻子伸得尽可能长。”产品要上去,所以公司很快作出决定,在柏林马尔灿区建立一个新的生产试验车间,进行列车的电气和电子化研究, 以便今后独立完成铁路电气化装配工程。

第三是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始终是企业存亡的关键之一。私有化后的车辆公司特别强调责任感,它要求每个职工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每一个岗位上,时刻考虑到“消耗与利用” 之间的关系。公司采取措施,对原有机构实行消肿,将原东德时期庞大的 700 多人的机关总部,一下子减少到 80 多人。1994 年在托管局的协助下,柏林车辆制造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内部结构改造,重组企业集团。下辖 5 个车辆生产厂、3 个零部件生产企业和 1 个轨道车辆研究所,以求获取协同和规模效应。1995 年又对下属公司进行微调,决定将德骚车辆生产厂从总公司分离出去,自谋生路,同时将另 4 家生产厂规模缩小,实行机械和人员精减。

第四是实行市场经济,靠政府补贴,显然违背了自由竞争的法则。但企业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是无法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场搏斗中, 站稳脚跟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助了柏林车辆制造公司一臂之力。联邦托管局从实行私有化一开始,就将柏林车辆制造公司推向了市场。从 1990 年至今,企业自筹资金和政府贷款总计 5.6 亿马克,

用于引进现代技术、实施环境保护和工厂整顿。政府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8800 万马克,作为企业发展基金,就如同为快断奶的婴儿,早早准备了几袋应急的奶粉。

具备了新的生长点,企业能存活吗?一个企业的强弱是通过市场较量反映出来的。失去市场,就会被淘汰。像大多数东部企业一样,因为割断了与原苏联的贸易往来,柏林车辆制造公司目前生产连年下滑。1993 年销售额比1992 年下降 19.6%,1994 年比 1993 年再降 34.2%。1994 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达 1.36 亿马克。亏损的原因有结构调整的因素,也有向公司所有者德国托管局还债的因素。实际上,企业经营的业绩好坏,由多种因素构成,比较复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变化,有经营者决策的对错,也有投资取向的因素等等。

经过改造之后的柏林车辆制造公司,尽管还不能跟德国市场上的西门子、AEG、ABB 和法国公司等强劲的敌手对奕,但它毕竟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开始了新的尝试。像东部大多数企业一样,在产品竞争力、自有资金积累、销售网络开拓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柏林车辆制造公司今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点评:

  1. 应该说,柏林车辆制造公司的改造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在新旧体制的交换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原东德存活下来的几家大公司之一。通过 5 年来的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它已经基本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满足客户不同的要求,在德国钟道公司多次项目公开招标中,柏林车辆制造公司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 但是也应注意到企业的改革之路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一个长期在旧的计划体制下过惯了吃穿不愁、产品销路不愁、资金原料不愁的企业,迅速转向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受众多囚素的制约,正所谓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