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注重各种直观手段的配合运用

化学所研究的是比较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因而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手段就更加必要。它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并能把宏观现象跟微观世界里的微粒运动联系起来,以深化学生对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各种直观手段,均有其特殊的作用,但若单独使用,往往有所不足,若把传统的直观手段和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配合使用,则能互相补充, 更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实物标本与图像相结合,可提高实物直观的效果

实物标本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传统的直观手段。由实物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的联系比较直接,因而所得感性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定向作用”也比较好。但由于条件所限,并非每一种实物都能进入课堂(如著名的常林钻石)。另外,在许多情况下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也往往互相掩蔽或交错在一起,学生在观察实物时有时会放过本质的、主要的因素,而把注意力放在非本质的、次要的问题上。如果在展示实物时,配合投影、幻灯、电视等,有重点地将实物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剖示,则可以大大提高观察的效果。

  1. 实验与示意图相结合,能更深刻地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固有其特殊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单纯依靠实验不能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例如电离的概念是通过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导出的,实验易做,现象也明显。但学生如果对导电的实质缺乏本质了解, 则往往会造成错觉,以为是受外电场作用才使电解质电离的。这就倒果为因, 以致不能把电离和电解两个概念正确加以区分。对这类实验若采用电化教学方法,运用电子技术的特技手法表现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的情况,就不难理解电解质电离的本质。实验与示意图的配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