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化学基础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基础理论是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加强化学基础理论是提高教材水平,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一向是教材编著者和广大教师注重探讨的课题。

从化学学科和课程的发展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了“元素化学”和“理论化学”两大分支。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化学课程模式。

教学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底教什么,这个问题很不简单。远在 1924 年创刊的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大多数论文,都是讨论教学

内容的,主要的争论在于教学中元素化学和理论化学的分配比例问题。从 60 年代以来,化学科学发展很快,国外的大、中学化学教材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中基础理论教材的改进是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化学理论内容和元素化学内容的消长和相互关系上。许多国家在这个时期大大加强了化学理论。

另一方面,有些在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初期在化学理论上有了提高的国家,在这个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摆。比如,在美国有的文章提到,提供更多事实和元素知识已变得十分明显。看来,有些国家编写的化学课本中的理论太多太深,不适于面向大多数学生,因此,降低理论要求,以便于更多学生学习好化学。

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是,在提高化学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要使之与元素化合物等其它化学基础知识相适应,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

应当指出,化学基础理论在化学教材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使学生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2.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使学生能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3.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能培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化学概念;

  5.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