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类化学教学方法①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提供适于学生进行再发现活动的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尝试过程来发现知识,并培养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经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60~70 年代在西方曾经广泛流行。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编制适于学生再发现活动的教材。编制教材时要注意以下 3 点:

  1. 缩短过程 将科学家原发现的曲折的认识过程加以剪辑,使之变成捷径。

  2. 降低难度 原发现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难度过大,必须降低到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的程度。

  3. 精简歧途 原发现可能走过许多不同的道路,但教材应将它们精简成少量歧途,这样一则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二则可以训练学生的分辨能力。

发现法一般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教学:

  1.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 创设特定的情境,即提出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某些条件,以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

  3. 学生自己作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4. 学生运用阅读、实验、观察、讨论等手段进行探索、发现;

  5.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结论。发现法有如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1. 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① 按现代教学论“教学模式”理论来考察,本类所述均属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已超出通常所述“教学方法” 的范畴。参看本书第五章。

  1.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的知识比较牢固,而且便于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学习科学工作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发现法也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缺点:

  1. 不经济。因为只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图书资料、仪器、药品和完善的实验设施,他们才能进行自由的探索发现活动,而且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耗费远比传统的讲授法为多的教学时间。

  2. 由于学生是对他们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准备,而客观情况往往并不总是如此。

  3. 虽然整个教学处于教师领导之下,但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更多地是从事独立活动,此时教师就退居顾问地位,他们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4. 这种教学方法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差生的探索发现可能自己得不出结果),容易造成学生学得的知识不系统。

正是由于发现法有这许多缺点,所以它没有能持续广泛地得到采用。2.局部探求法和引导发现法

这两种教学方法本质上都属于发现法,但是它们是对发现法的改进。 局部探求法是将一个待发现的较复杂的问题划分成几个较简单的小问

题,让学生分步去探索发现,或者让学生探索其中一两个小问题,其余由教师通过启发式谈话来解决。这样就降低了探索发现的难度,扩大了发现法的适用面。

引导发现法强调在学生发现活动中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减少发现活动的自发性,使学生尽可能少受挫折,从而降低发现的难度。应用这种方法,一个发现过程大体可分准备、初探、交流,总结、运用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发现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初探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活动,给予有困难的学生以必要帮助。

交流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初探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把发现中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审查批改。

运用阶段,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作业,藉以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发现的情境。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一般来说,如学校的物质条件较好,教师水平较高,学生认知程度整齐,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的主旨是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

状况,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堂上阅读教材。“议”,是指在阅读后让学生议论阅读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讲”,是指教师必要的讲授,它贯串课的始终。如布置阅读时提启发

性问题,给学生的议论做总结,对于难度大、学生难以读、议的教材径直进行讲授等。“练”,是指在课堂上组织练习,组织学生做实验,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阅读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综合在一起形成的,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如果运用得好,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 单元结构教学法

单元结构教学法是根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观点将化学教材重新加以组织, 同时汲取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和传统的讲授法的优点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法时,教师备课要做好两项工作。首先,要以理论为主线,实验为基础,将知识按内在逻辑联系组成不同的“结构单元”。其次, 按结构单元编写指导学生自学的“学习程序”。

单元结构教学法一般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教学。

  1. 教师启迪 开始学习时,教师对本单元的内容和重要性等作一概括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2. 学生自学 课堂上让学生按学习程序自学,其方式包括阅读教材、参考书,做实验,做预习题,钻研学习程序上提出的思考题。

  3. 检查自学情况,组织讨论,进行重点讲授 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应让他们报告自学的成果,回答教师的提问,并组织他们对有不同意见或自学理解不深刻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然后教师对他们进行讲评、订正、示范、总结。同时根据需要,对于重点、难点教材还要进行讲授。讲完后再让学生做作业、做实验,以资巩固。

  4. 做好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布置一些带综合性的作业或布置写小论文,促使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分类对比、概括、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形成较完善的认知结构。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做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 可以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双基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但是它在如何划分结构单元,如何做到单元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最佳地配合等方面,尚不够成熟,有待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