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大起义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从张角领导发动的黄巾大起义到后期持续三十多年的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取得了重大的斗争成果,起到了应起的历史作用。

首先沉重打击了东汉皇朝的反动统治,打乱了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秩序。黄巾大起义一爆发,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官府,镇压官吏。“所在焚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①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回忆他幼时的遭遇说:“会黄巾盛于海岱,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 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②从东汉皇朝的政治中心城郭, 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都受到起义军的冲击。不但地方官县令、长, 就是地方大吏、州刺史和郡守,也无不受到制裁。“自黄巾之后,盗贼群起, 杀刺史、二千石,往往而是。”③被农民军杀掉的地方长吏有兖州刺史刘岱、益州刺史郗俭、任城相郑遂、济北相鲍信、魏郡太守栗攀等人。在起义农民

① 《隶牍·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② 《华阳国志·汉中志》、《后汉书·刘焉传》。

③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朱治传》。

④ 《后汉书·羊续传》。

⑤ 《三国志:魏志·吕虔传》。

⑥ 《三国志·魏志·何夔传》。

⑦ 《三国志·魏志·刘晔传》、《程昱传》。

⑧ 《三国志·魏志·李通传》。

⑨ 《三国志·吴志·孙峻传》注引《吴书》。

⑩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11)《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吴书》。

① 《后汉书·皇甫嵩传》。

②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典论》。

③ 《后汉纪》卷二五。

“屠裂城邑”的军威震慑下,有的州刺史不敢与农民军交战,他们“望寇奔走,未尝接风尘,交旗鼓”④。以致造成有的州无长官,同朝廷失去联系。“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⑤。那些过去作威作福的诸王,在义军打击下望风逃窜,或被义军逮捕、镇压。安平王刘续“为所劫质,囚于广宗”。下邳王刘意“遭黄巾、弃国走”①。淮阳王刘暠“遭黄巾贼,弃国走”②。甘陵王刘忠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为国人所执,既而释之。⋯⋯(忠)嗣子为黄巾所害”③。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大起义已至尾声,义军还镇压了济南王刘暠④。汉末建安初,诸王国的整个情况是:“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⑤。封建统治秩序完全被起义人民打乱,东汉皇朝名存实亡,最后完全崩溃。

其次,横扫世家大族,摧毁了不少地主田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得到某些调整。大起义中,世家豪族受到义军沉重打击,不少地主田庄被摧毁,许多大地主举宗远逃。徐州黄巾攻破北海,有名的经学家“(郑)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他们“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⑥。汝南人许靖逃亡得更远,他同亲友“浮涉沧海,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⑦。其他如逃到辽东的有乐安国渊、管宁、邴原、王烈,逃到交州的有陈郡袁徽、沛郡薛综,逃到江南的有北海王裒、临淮鲁肃、陈留濮阳兴、义阳韩嵩、平原刘暠等,逃到荆州的有河内司马芝、颍川杜袭、赵俨、河东裴潜、琅邪诸葛亮等。这些被迫离开自己田庄的豪强地主,不可能带走他们的土地,就是那些僮奴、佃客、部曲,他们也只能带走一部分,相当一部分人是得到了解放,就像曹休家族那样。曹休本传载,“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 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①由于大起义扫荡豪强地主势力, 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正如《司马朗传》所记:“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②这就极大地缓和了东汉以来土地的恶性兼并, 使封建土地占有关系有了某些调整。

黄巾军起义与先前两次农民起义相比,有显明的特点和进步。它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为实现这个口号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殊死的搏斗。秦末农民起义的发难者陈胜曾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迈壮语,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提出过“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的要求,然而都没有像黄巾军这样,把农民的阶级仇恨一开始就引导到推翻反动腐朽的东汉皇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这个根本问题上来。同时,黄巾军第一次把农民

④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注引《九州春秋》。

⑤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语》。

①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列传》、《下邳惠王衍传》。

② 《后汉书·淮阳顷王羡传》。

③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④ 《后汉书·献帝纪》。

⑤ 《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⑥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⑦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① 《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②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斗争与宗教活动巧妙地相结合,利用宗教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发动和组织起来,形成有准备、有组织的全国规模的大起义,这也是前两次大起义所不能比拟的。这表明农民起义领袖的领导水平和斗争艺术,在实践中有了很大的提高。秦末和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都是在死亡威胁下揭竿而起的,虽然一呼百应,但事先并没有组织准备。黄巾起义则不同,它事先通过太平道积聚力量,组织起义队伍,然后部署兵力发动进攻。他们不仅有比较严密的组织, 统一的行动口号,而且有统一的行动时间,因而能够做到一声令下,数十万人同日而起。这在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是个罕见的创造,它为以后农民斗争提供了新的经验。张角和他领导的黄巾军英雄们以他们那种不畏强暴、顽强战斗、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曲农民革命的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