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官吏秩俸参考表
秩(石)别 |
师古注 |
李贤注 |
刘昭注 |
---|---|---|---|
月俸(斛) |
月俸(斛) |
月俸(斛) |
|
万石 |
350 |
350 |
350 |
中二千石 |
180 |
180 |
180 |
二千石 |
120 |
120 |
120 |
比二千石 |
100 |
100 |
100 |
千石 |
90 |
80 |
80 |
比千石 |
80 | ||
六百石 |
70 |
70 |
70 |
比六百石 |
60 |
55 |
50 |
四百石 |
50 |
50 |
45 |
比四百石 |
45 |
45 |
40 |
三百石 |
40 |
40 |
40 |
比三百石 |
37 |
37 |
37 |
二百石 |
30 |
30 |
30 |
比二百石 |
27 |
27 |
27 |
百石 |
16 |
16 |
16 |
斗食 |
11 |
11 |
11 |
佐史 |
8 | 8 | 8 |
拜为谏大夫,秩八百石,俸钱月九千二百。⋯⋯拜为光禄大夫,秩二千石,俸钱月万二千。又如《史记·汲黯列传》《集解》引如淳曰:
《律》:真二千石,俸月二万;二千石,月万六千。
《汉书·宣帝纪》如淳注曰:
《律》:百石,俸月六百。
另外,《居延汉简释文》卷二《簿录·钱谷类》也有西汉官俸的零星记载,如候官月俸三千,塞尉月俸二千,候长月俸千二百或千六百、千八百。
■长月俸六百或九百。这些,都说明西汉官俸有时发放钱币。
至于东汉,《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建武二十六年(公元 50 年)百官受俸说:“凡诸受俸,皆半钱半谷。”此文之下刘昭补注引荀绰《晋百官表注》曰:
汉延平中,中二千石俸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 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月钱五千,米三十四斛。一千石月钱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月钱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月钱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月钱一千,米九斛。百石月钱八百,米四斛八斗。这个记载虽不一定精确,但由此可见,东汉与秦、西汉一样,官吏也是以石定秩,月俸也是以谷数定额,但实际发放则是钱谷并用。
汉代官吏除常俸外,尚有节日赏赐,实际是常俸以外的加薪。但其赏赐对象,多为高级官员和朝廷官吏,地方官吏尤其是地方低级官吏,是难能得到朝廷这种赏赐的。与此相反,县令长以下的俸禄则比较低,时人颇以为非。如东汉人崔寔在《政论》中分析了一个“百里长吏”的收支情况,认为:月俸钱二千,粟二十斛。庸客用钱一千,薪炭及二人的伙食生活费再用一千, 两千钱就完了。二人食粟六斛,其余才够马吃,连四时衣被、会客吃酒的费用都没有,更不用说养家糊口。崔寔的说法虽未免夸张,但当时地方小吏的薪俸低微倒是事实。薪俸微薄,就设法取给于民,这可以说是促使地方小吏贪污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