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股市热说明了什么?

“出租车司机指点我要买哪支股票。擦鞋小孩子报告行情的速度和挥动擦鞋布一样快。路边那个乞丐给了一个内线消息,等着换我的赏银⋯⋯”这是 1929 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之前,乔·肯尼迪对当时社会一番生动的形容。人人随股起舞的现象,这两年又转回到了美国。而且,市场火辣辣的程度,已经开始让美国人又期待又怕受伤害,甚至全球都紧张地盯着华尔街的起落, 深怕山姆大叔一个脚跟没站稳,从指数高峰上跌下来,压死全世界。说山姆大叔踞着脚尖站在峰顶上并不为过,因为从 1994 年末到 1996 年 7 月,美国

股市已经经历了 18 个月的攀升,让美国的金融财富增加了 2.4 兆美元,比德国一年的生产总值还要多。过去两年股市的平均报酬率达到 30%。这样让人眼红的数字,无怪乎会引得全美国人心一片火热。美国股市的热度如何只要从一件事就可略窥一斑:连 1996 年 4 月号的《花花公子》杂志都不以美女, 而改以股市信托基金做为杂志封面。投入股市的美国人口,如今已经超过5100 万人,而这是 1 年以前的 9 倍。这个数字,也意味美国人的理财方式起了变化。

美国《商业周刊》对一般美国民众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房地产是最佳投资工具的比例,已经从 1989 年的 40%下降到 25%,相对地,选择一般股票的人较 7 年前增加了 1 倍,而选择信托基金的人,更从 8%增加到 24

%。理财观的改变,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1995 年,美国家庭平均拥有的股票面值,首度超过其他财产如房屋、银行存款等的价格。1996 年,美国的个人投资者每个月注入股市的资金为 250 亿美元,金额之大,等于全美每人

每月投资 100 美元在股市当中。

一家投资公司发现,他们有二成的客户,是抵押了不动产,取得资金投入股市。保守的理财观在消退,冒险性格增强,许多工薪阶级放手一搏,甚至一赌的情况是过去不曾见到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投资人对于美国股市的前景非常乐观。

在《商业周刊》的调查中,有 51%的投资民众认为,未来股市 1 年的投资报酬率会超过 10%。反应这样的信心,一家投资公司所推出的信托基金, 甚至还未赚钱就先分发给每位投资人 100 美元的红利。当一个社会有超过一

半的人相信,在股市投资 10 块钱就会有 1 块钱收益的时候,许多人即使有所亏损,也仍然不断加码进场。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让许多专家对美国人过强的信心提心吊胆:这些投入股市 1 年多,尝尽甜头的投资新人,会不会有朝一日指数下滑严重时,卷款弃逃呢? 分析家指出,推动美国股市往上升的大手之一,是现在占美国人口比例最高的“婴儿潮世代”。

过去几年,愈来愈多迈向后中年期,或者开始面对退休压力的四五十岁美国人,在美国银行利率不断调低的压力下,将他们所储蓄的退休金投入股市,赚取更大的报酬,以应付未来吃老本的日子。

美国“策略先见”(StrategicInsighi)投资公司估计,目前全美股市信托基金所募集的资金中,有 2/3 来自于个人退休金帐户, 或者称之为“401

(K)S”免税模式的退休金投资计划,金额超过 1 兆美元。

这一笔庞大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当中,也支撑了美国的股价。

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婴儿潮经济”(boomernomics)。过去许多预测都提到下个世纪的老年人口,将是影响世界经济一股不可漠视的力量,而今天的美国股市就已经是个明显的例证。

不过正因为如此,更令人担心一旦股价下跌,许多人老本无归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压力最大的,恐怕是那些承受投资人期待压力的基金经理人;有人就形容纽约心理医生的生意也和股价指数齐所,因为手握众家性命财产的基金操作人,下了班之后不是回家,而是躺在心理诊闷所的椅子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婴儿潮世代并非只是被动地投入资金而已。

事实上,现今美国许多股友社的领导者,正是这个年龄层的人;美国伊利诺伊州由 16 位中老年女士组成的“面包镇女士”,过去几年的股市投资收益都在 23%以上,成为名列前茅的投资团体。有些人就预测,未来美国金融市场新的经纪人梯队,将会是一群二度就业的银发族。

除了人口结构的影响,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信息科技。科技正在改变投资人的生态,尤其是使原本势单力薄的散户,愈来愈具有操纵市场的能力。要观察这股力量,只需看看美国信息网络上为数庞大的股市讨论团体及投资俱乐部,便可了解。

过去的投资大众,只能通过报纸杂志的金融报道揣测市场的走势,或者听任各个投资经纪人的意见来操作。现在通过网络交互式的特性,纽约和旧金山的投资人可以无时差地交换信息,更重要的是,网络上素未谋面却连成一气的股友,已经形成许多比顾问公司更精细分工的投资决策团队。

住在夏威夷火鲁鲁的一名饭店经理阳森,在 1995 年当红的网景公司股票还未大涨之前,就已经锁定买进了。他表示,这得归功于网络伙伴提供的灵通消息:“我参加的网络讨论团体中,懂财务的人提出他们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懂科技的人,会指出一些有潜力的新产品;有些人发表他们对于市场行销的观察,甚至还有人知道某家公司的总裁有酗酒的习惯⋯⋯,而这些消息都是免费的。”

事实上,分居各地的投资者,通过网络联合炒作某支股票的情况愈来愈多了。小小一家爱欧美迦(Iomega)公司,股票飘到高过本益比 60 倍的价位, 就是个有趣的个案。

而免不了地,在信息流通之际,网络也成为美国最大的谣言流通市场。一位股市分析家表示,网络上的投资者光谱太大,从金融专家到最爱人

云亦云的发烧友都有,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质,构成了一个操纵者与被操纵者的谣言生态圈。

1996 年第二季开始,美国股市频频震荡,当股价指数忽高忽低时,多空交战的耳语,的确就通过网络无边无际地流窜。一位住在佛罗里达的上班族, 因为连续几天收到对某家科技公司“放空”的电子邮件,而一个星期寝不成眠(当然是因为他的本钱都投注在该家公司),住进了医院。可笑的是,最后发现消息根本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