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此薄彼”的柯达
柯达是风行世界的摄影器材品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柯达简直成了摄影的代名词。但人们可曾知道,柯达获得今天的优异成绩,在行销策略上下了多少功夫!尤其是在利用柯达相机的竞争优势,带动其它系列产品销售这个方面,柯达公司更是运用得出神入化。
60 年代初,柯达公司经过广泛而细致的调查后发现,普通消费者对照相机的要求集中起来有四项:机型要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操作要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的照片;底片装卸要便利、安全;价格要便宜,使人们承受得起。接到报告,柯达总公司当即对技术人员下达指令:“按消费者的四项要求研制新型相机。”技术人员经过努力,根据消费者的希望,在1962 年研制出“立即自动”柯达相机,并配有便于装卸的底片盒。1963 年柯达将这种全新的照相机投放市场,1964 年便在世界各国销出 750 多万架,一举创下照相机销售量的世界最高记录。
面对令人振奋的销售形势,柯达公司的决策层对公司在照相机这个产品上长期采用的“薄利多销”的牺牲式方针产生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目前相机热销的大好形势,迅速扩大新型照相机的生产,逐步提高新型照相机的价格,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一举扭转公司长期以来牺牲照相机产品的利润,刺激胶卷、相纸等辅助摄影器材销售的局面;另一种意见认为, 不要受照相机销售形势的影响,而应当固守既定的营销方针,但可以适当放缓更新一代照相机型的开发和投入,确保畅销机型的市场份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维持既定行销总方针,坚持不断开发新机型,并且不断降低其市场价格,使照相机成为开拓包括辅助器材在内的柯达系列产品的尖刀,以谋取系列产品的长期总体利润。
在充分听取不同意见之后,公司决策层客观冷静地分析了三种方案。最后认为,第一种方案风险太大,弄不好很可能全军覆没;第二种方案过于保守,而人为地放弃新产品盈利将后患无穷;第三种方案是可行的,不仅如此, 还要在照相机逐步降价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至此,照相机产品薄利多销, 以带动其它产品销售的长期营销策略被坚持下来。后来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英明的。
1964 年,柯达公司按既定方针及时推出“即时自动”的照相机和胶卷。由于柯达相机价格低廉、使用简便,消费者非常乐意用它拍摄照片,所以带动胶卷销量猛增。又因柯达胶卷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中包含了冲洗费用,所以公司不仅销售胶卷,同时也销售了胶卷的冲洗服务。虽然后来竞争对手抓住这一点,控告柯达违反《反垄断法》,垄断冲印市场,迫使柯达在销售胶卷时不附带冲洗费用,但其冲印服务市场并未下降多少。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正是几年前的那个重大决策奠定了今日柯达的胜局。
正当“即时自动”相机旺销之际,柯达的市场研究人员却发现,相机价格虽然便宜,但电子闪光灯设备却价格昂贵,而且每照一张相片就得换一个灯泡,消费者嫌它麻烦。柯达公司立即着手改进,于 1965 年推出了方型 4 闪镁光灯装置。它使用方便,无需冲电,克服了频频更换灯泡的缺陷,一推上市场就受到普遍欢迎。其实这种新装置虽比老装置的价格低一些,却仍有丰厚的利润,而且只能装在柯达相机上。这又体现了公司以低价相机带动辅助设备销售的战略意图。
1970 年,柯达为弥补方型镁光灯离不开电池的缺陷,推出“新奇 X 系列闪光灯”,并根据这种闪光灯改进相机,推出 X 系列“即时自动”新相机, 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即使如此,市场研究人员还是接到了新的指令:“消费者还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制造更好的相机——更富有吸引力,使用更容易更方便?”结果又使柯达发现两点:相机越小越好,最好能放在口袋里、小手提包里,便于旅行使用;冲印出的相片要比三寸半大一些,以满足消费者更好地欣赏照片的要求,柯达由此得出结论:“迷你型”相机最合适,冲印的照片应适当放大。
1973 年 3 月,超小型匣式柯达照相机诞生,4 月推向市场,至 7 月,仅
美国一地就销售 100 多万架,此后迅速风靡世界,销量超出 1000 万架。消费者最注重它的两大优点:使用、携带极为方便,适合生活节奏;画面适宜且较清晰,可以充分满足家庭使用要求。所以大家争相购买柯达的相机、使用柯达的冲洗服务,至于胶卷和相关器材的费用就少有考虑,而这些恰恰是柯达孜孜以求的敛财之道。
1974 年以后,柯达相机大批进入台湾市场,以每架 1000 元台市的价格与日本货、德国货展开竞争。当时,日、德两国的照相机以结构复杂、精密见长,每架售价在数千元之间。一般消费者对它们敬而远之,只对便宜方便的柯达相机趋之若骛,并亲昵地称它“傻瓜照相机”。柯达相机顷刻之间就占了上风,胶卷、照相纸及相关器材的销量也扶摇直上,独霸市场。尽管爱克发奋力促销,富士、樱花不计血本降价,但总敌不过柯达胶卷的销售量, 因为柯达相机占了台湾家庭普及率的 40%。有近半数的家庭使用着柯达照相机,他们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购买日本、德国的胶卷呢?岛内各国相机公司的代理商感叹道“柯达照相机上市之日,便是整个行业的消除之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台湾行销学教授还是一语道破了柯达成功的天机:“柯达利用一种产品作为扩充市场的先锋,然后再以其他产品赚取市场利润。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确实值得广大厂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