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资与华资的世纪末较量
1997 年 8 月初,香港英资怡和控股集团及其旗下的置地控股同时宣布了极富震憾力的消息,由香港华人巨富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及和黄公司已共同购入怡和及置地各分别约 3%左右股权,按市值计算,这批股份总价值 3.7 亿美元。一时间,香港证券金融及舆论界议论纷纷:难道华资巨头要向英资霸主开战了?难道 1988 年香港华资大户故意收购怡和系公司的大战将会重演吗?或许这是两家合作的开始?要想解开这些谜,话还得从头说起。
怡和控股集团是香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牌英资公司,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多年位居香港经济界的霸主地位,人称其主席为“大班”,赫赫有名。近年来,由于华资在香港崛起,且怡和集团撤销香港上市地位而迁册至英属百慕大群岛,其龙头地位已被华资取代。尽管如此,怡和仍被视为英资的代表,其一举一动,对香港经济界影响深远。
根据怡和上市地百慕大为怡和系公司制订的收购及合并守则,除机构投资者外,任何人士持有超过其总股值的 3%,则须通知公司,并必须在两天内完成通知。因此,怡和控股 8 月 4 日被通知,长实及和黄于 8 月 1 日持有
2273 万多股怡和控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 3.03%;同时,置地控股也披露长
实、和黄共持有 8241 万股置地,占已发行股本约 3.06%。以怡和控股 8 月 4
日收市价 7.05 港元、置地收市价 2.55 港元计算,长实、和黄现有的持股量
总价值 28.8 亿港元。
怡和系内公司在 7 月份进行过多次互持股份的买卖。目前怡和控股通过怕和策略约持有 32%的置地控股股权;而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相持有对方股份:怡和控股持有 66%的怡和策略股份,怡和策略则持有 36%的怡和控股。
怡和系置地控股在香港拥有大量优质物业,过去曾经成为华资敌意收购的对象。1987—1988 年,香港华资巨富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联手,计划以每股 12 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置地控股。此次行动最后因 1987 年股灾无
功而返,但怡和系也只好斥资超过 18 亿港元才向这批华资富豪购回股权。而后,怡和透过巧妙的安排,使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相控股,巩固了对置地的控制权。事后,怡和更与华资富豪签订君子协定:7 年内李嘉诚的长实、郑裕彤的新世界、李兆基的恒基不得购入怡和系内任何上市公司的股份。
其实,华资、英资相互较量由来已久。华资崛起的标志便是李嘉诚、包玉刚成功收购怡和置地下属的九龙仓。19 年前的 1978 年 9 月,李嘉诚通过收购,买足九龙仓已发行股份的 20%,成为九龙仓最大股东。但是,他从其它方面考虑,毅然将已收购到手的大约 2000 万股的九龙仓转让给船王包玉刚。1979 年 6 月,九龙仓的控股集团怡和集团发现包玉刚想控制九龙仓的意图后,采取新措施,于 6 月 20 日,由怡和属下置地公司以置地股票两股,加
上 1984 至 1985 年还本、周息一分无抵押有担保的债券换 10 元面值的九龙仓
股票五股。包玉刚获悉后,马上在银行支持下,动用 20 多亿港元资金完成收
购九龙仓股票 2000 万股的壮举,九龙仓由英资置地转为华资包玉刚集团控制。这一举动当时犹如巨蛇吞象般不可思议,轰动了整个港岛。
长实系此次收购怡和、置地股份披露后,李嘉诚说,长实及和黄购入怡和与置地股份是作长线投资,事先也已通知怡控。公司于一年前已逐步在市场吸纳。他强调,这次入股与 1988 年与怡和协议的“七年之约”无关。他也
不肯评论会否再增持怡和系公司股份。长实副主席、李嘉诚之子李泽矩强调, 长实、和黄购入股份是友善行动。恰和集团发言人也说,董事会认为暂时没有迹象显示长实、和黄有意进行敌意收购。证券金融界人士对李嘉诚长实系此番举动的意图众说纷坛。有的人士指出,长实系吸纳怡和、置地的股权是认为怡和置地系公司股价偏低,是短线投资;但也有人士认为,早在去年底已有传闻李嘉诚长实系公司在市场收购怡和控股及置地控股的股份。据说, 怡和系前些时候公布业绩时,核对股东名册,也对这名新出现的股东动向极其关注。根据这些原因,估计长实、和黄吸纳怡和控股及置地控股可能并非短线买卖,其背后深意,难以意料。长实系财政资源向来充裕,和黄集团在今年更大规模筹组了一项 120 亿港元的银团贷款,并发行了约 150 亿港元的长期债款。这次购入怡和控股和置地控股股份,使人猜测近期筹集大量资金是否就是为收购置地作准备。不过,证券界人士认为,由于现在怡置是互控关系,华资要全面收购置地股份并不容易,加上若华资要收购置地五成的控制股,估计涉及资金超过 260 亿港元,而触发全面收购的资金更高达 360 亿元,虽然以长实系目前实力有能力进行收购,但涉资如此巨大,是否是最佳商业考虑,有待斟酌。出于上述考虑,有关评论认为,长实与怡和极可能达成合作,长实成为怡和重要股东,帮助怡和重返香江;长实也可与怡和共享置地的丰厚资源,加强与怡和各方面的合作,共同发展。近十年来,香港经济界发生了沧桑巨变。现在,华资已成为香港主流,在前十位富豪中已占有八席。而英资公司却有江河日落的感觉。尤其是怡和,由于 1995 年撤销在港上市地位,使其未能抓住近两年香港经济发展的脉搏,颇有落伍之态。不过, 怡和系近期的举动显示其希望重返香江,欲意重振雄风。怡和主席凯瑟克今年 5 月访问北京与朱熔基副总理会谈时表示,对香港充满信心。而怡和(中国)有限公司主席鲍磊则坚称:怡和近几年并未放弃香港业务,反而有所增加。10 年前怡和在港有 3 万名员工,而今天这一数字已翻了一番。怡和也继续在港收购其它公司;在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新的投资,如交通领域、新机场、货柜码头、高科技和地产市场等。他说,“香港是怡和真正的业务中心所在。”
1979 年,华资收购怡和系公司被人视之为莽蛇吞象;1988 年,华资收购怡和置地功亏一篑;1997 年,对手依旧,地点依旧,只是双方实力有所变化: 一个是雄心勃勃的新霸主,一个是意欲重振雄风的老班主。两强对峙棋逢对手,实力相当。是战是和?其较量结果如何?人们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