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银行界泰斗陈弼臣

泰国华人巨商、银行家陈弼臣(1910—1988)是泰国最大的,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银行——盘谷银行的缔造者,是当之无愧的泰国银行界泰斗。陈弼臣究竟拥有多少资产,没有人能准确地计算出来。美联社的一个统计数字是,到 1981 年为止,盘谷银行拥有资产约 58 亿美元左右。美国《时代》

周刊 1982 年 3 月 1 日的报道,盘谷银行 1981 年的资产总额为 73 亿美元。无论如何,盘谷银行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独占鳌头,举足轻重。然而,又有谁知道,陈氏家庭的这一庞大产业竟是靠陈弼臣白手起家的呢。陈弼臣的发家史是“一则经典的海外华人白手起家的故事”。陈老先生虽已故去,但他所谱写的故事却仍为工商界所津津乐道。陈弼臣原籍中国广东,父亲只是泰国曼谷一个商业机构的一名普通秘书。陈弼臣 5 岁时回中国,在那里接受小学、中学教育,17 岁时回到曼谷。回到曼谷后,他差不多什么事情都干过,如搬运苦力、售货小贩、厨师、司帐。后来他在一家建筑公司作低微的秘书工作, 4 年后晋升为经理。稍后,他在几位朋友的资助下,创办了一家公司,专营木材、五金、罐头食品及大米的外销业务,自任经理。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国被日本人控制的时期,陈弼臣回忆说,当时他虽然参加抗日运动,生意却仍然日渐兴隆。

1944 年底,陈弼臣与其他 10 位泰国商人集资 20 万美元创立盘谷银行。当时,泰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多被外国银行操纵。盘谷银行创办后注重与泰商和华商做生意,很受欢迎,并很快在银行界取得领先地位。后因两家对手银行散播谣言,致使两度遭“挤提”,使银行陷入严重困境。经此打击后,盘银股东纷纷离去。但陈弼臣毅然“逆流而上”,买下全部股份,全权控制了盘谷银行。1952 年陈弼臣出任该行总裁,陈先生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盘谷银行的发展蒸蒸日上。陈弼臣深知香港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地位,于 1954 年率先在香港开设支行,并与友人合作经营香港商业银行。60 年代之后,盘谷银行的海外业务又有了新的发展。到 80 年代初,盘谷银行已在泰国拥有 263

家分行,并在国外拥有 15 个分支机构,员工共计 16683 名,其中 7000 多名

是女性。据伦敦《银行家》杂志 1981 年 6 月一期刊载,盘谷银行在世界最大

银行排行榜上名列第 221 位。

盘谷银行的发展有它占优势的计划性和政策性。银行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是因为它适时地开展国际业务。它不仅经营泰国近 1/3 的机构的信贷业务,而且从首开泰国在香港设立分行的先例开始,业务逐渐扩展到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各国。陈弼臣之子陈有汉说:“因为我们最先开始扩展国际业务, 所以占了便宜。现在,甚至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也到东南亚来做生意了,但他们来得比我们迟得多,因此无法与我们竞争。”

盘谷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业务活动是非常广泛而灵活的。该银行先于政府发放农业信用贷款。比其他任何银行提前很多经营各种零售银行业务,以帮助低层的人提高收入。盘谷银行还在每年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如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等。在泰国每年价值 80 亿美元的商品出口贸易中,有 40%是由盘谷出资的。同时,它还经营泰国 40%的大米贸易,以及经营泰国的炼糖厂等。

盘谷银行是采用先进技术的开路先锋。它是泰国使用电子计算机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服务也日趋完善,是泰国第一家服务到车上的银行。

陈弼臣之所以在银行业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灵活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如前所述,他不断扩大贸易金融活动,使银行朝着国际化、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不一而论。而他那独特的个人气质和魅力,也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因素。

首先,他具有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他无论要从事哪一项工作,都是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绝不存任何侥幸心理。他还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力求在逆境中做出一番事业来。

其次,陈弼臣待人非常宽厚。他对人对事,从不骄横恣意,而是态度和蔼、谦虚,平易近人。他经常教育下属人员:不管客户存款或借款,同样有益于银行业务的发展,丝毫不容许对客户态度有别,傲慢无礼。正是由于陈弼臣以身作则,使他所经营的银行业务声誉卓著,生意愈做愈兴隆。

再次,陈弼臣善于物色人才,使用人才。他自知本身受教育少,所以他特别重视有才学的人。他用人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坚持“唯才是举”。同时,他还亲自物色一批有专长的人,建立专门的研究和计划部门,从事研究与计划工作,以提高银行的效率及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身为华裔的陈弼臣热心关注海外华侨的事业。他认为,二战后曾支配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洋商银行,大都忽视海外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陈弼臣反其道而行之。他领导的盘谷银行的业务开展就是以东南亚等地华侨及香港的经济活动力基础的,扶植他们发展国际贸易和工商业。最近几十年中,华人工商业家们的团结合作成为促进东南亚地区繁荣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尽管陈家的后代已经日益西化及泰国化,在外表上看来已不像中国人。可是, 当他们谈起父亲时,他们仍以中国人的后裔而自豪。

陈弼臣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合作。1978 年,他应中国人民银行邀请到中国访问。其后他即邀请中国银行业代表团访问泰国,以谋求发展中泰两国银行业务的联系。1977 年他还派其子陈有汉回家乡探亲访友,共叙乡情,建立同家乡的亲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