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的乘龙快婿

通过一个朋友,这两个优秀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一位是格雷厄姆, 一位是《华盛顿邮报》的业主尤金·迈耶的女儿。格雷厄姆在法院干过一段时间后,又到弗兰克福特手下当助理。1942 年,当格雷厄姆参加陆军航空队时,尤金·迈耶要他作出保证:当他打仗回来时,他将接管《华盛顿邮报》。

迈耶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是,迈耶想使这张报纸在他的家族内世代相传,但长期以来他找不到理想的继承人,其次是,迈耶喜欢格雷厄姆,认为他是自己所见到过的最聪明最有天才的青年人;还有一点儿就是,这位有天才的青年是他的乘龙快婿。经过一番考虑,格雷厄尔才在退役后的 1945 年

12 月 8 日作了《华盛顿邮报》的副发行人。

他接管的这家报纸并不是一家很有名气的报纸。它的编排反复无常,广告和发行量都很少,它只是靠迈耶的倒贴才没有倒闭。在迈耶经营这家报纸的头 20 年,每年约损失 100 万到 150 万美元。

《华盛顿邮报》年轻的发行人格雷厄姆与迈耶不同。如果说他更开明的话,他继承这家报纸时的抱负也大得多。迈耶在成为发行人时,已经以种种方式闻名全国,他已确保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果在迈耶掌管《华盛顿邮报》期间,这家报纸继续每年损失 100 万美元,谁也不会认为这意味着他不

会理财。但是格雷厄姆不同。他来管《华盛顿邮报》时只有 31 岁,并且放弃了在其他领域的光明前途。

格雷厄姆给《华盛顿邮报》带来了一个新时代,他比迈耶下了更大的功夫。他认识到他还没有出名,而名声是不能靠做尤金·迈耶的女婿取得的, 也不能靠经营每年赔 100 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取得。他一心想在财政上取得成功。他不想光作行动的旁观者,而是想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作行动的推动者。他有坚定的想法,并且几乎总是高见,但他是一个一意孤行的人。他朝思暮想地想兼并同它对立的晨报——现在已合并的《时代先驱论坛报》。他认为,这两家报纸只能有一家继续生存。如果两家报纸都继续生存下去—

—他认为这是不可能——那么两家报纸都将是软弱无力的。如果《华盛顿邮报》能把《时代先驱论坛报》买过来,那么它的前途将是无限光明的。

但这次兼并失败了。一位叫麦考米克的上校因掌握了《时代先驱论坛报》的内部情况,所以,这家报纸也就为他所接管了。尽管迈耶家族在这次兼并中坚决、全力地支持格雷厄姆,并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但还是不行。

这次失败对格雷厄姆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打击,他认为全完了。他告诉妻子说:“我将无声无息地度过 6 个月,然后我希望我能安然无恙。”在这之后,他就陷入极为抑郁的情绪,断绝了同朋友的往来,不睡觉,整夜地读书, 读的大部分是报界巨头的生平,他们都是 27、28 和 30 出头的时候成名的。他说:“我才 30 出头,我会成功的。”说了这样的话之后,他似乎又恢复了原来的活力,比以前更一心一意地想要吞并其他报纸。

《华盛顿邮报》在国会中受到了抨击。当时,麦卡锡主义在美国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报纸报道的观点大部随波逐流。格雷厄姆处于可怕的互相矛盾的压力之下。他是一个很有献身精神的、严肃的自由主义者,但是他也想受到尊敬,被看作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信奉公民自由,反映在报纸上,则认为应多刊登能反映不同观点的文章;而另一方面,他又屈服于当时的形势, 要撰稿者“放现实些。”

这对格雷厄姆来说是个困难时期。1950 年,他 35 岁,他的雄心是相当大的。他少年得志的时期己过,他不想失掉他在步步高升的阶梯上的地位。但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家报纸上了,结果看来并未引起什么大的变化。无疑,在麦卡锡主义问题上,他几乎比华盛顿的任何其他人都处理得要好一些。

在尼克松、艾森豪威尔于 1952 年竞选总统时,格雷厄姆试图在《华盛顿邮报》起到某种政治工具的作用。一方面这种工具为麦卡锡等人利用,另一方面又为格雷厄姆自己利用。他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办好《华盛顿邮报》结合到了一起。

在那些日子里,尽管《华盛顿邮报》有着无数的弱点,但是它的最大优点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张记者的报纸,它不受过多的框框和过多的官僚作风的束缚,它让一名好记者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写一篇好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