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规 33

待机而动。不顾内外环境、条件而盲动,企业会毁在这种 激情之下;天时、地利、人和,时机成熟,于我有利,瞄准目 标,重拳出击,方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柯达公司素持稳扎稳打的经营战略,将发展新产品作为其竞争的重要手段。它不鸣则已,一呜惊人。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的问世是柯达公司出名的关键,也充分体现了它的这一战略。

柯达公司是乔治·伊士曼于 1881 年创立的照相器材公司。乔治梦想照相技术简单化,以便开拓大众市场,这些成为柯达的基本原则。

乔治去世后,其继承衣钵者始终不忘记“照相大众化”与“照相机简单化”的原则,生产了最新照相机“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 1963 年 2 月 28 日,是世界照相史上划时代的日子。已经席卷

世界相机市场的伊士曼·柯达,同时在 27 个国家公开展示大众照

相机新产品—袖珍型自动照相机。这是柯达 10 年秘密研究的成果。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一投入市场就受到极大欢迎,供不应求。

5 年内售出 2 千万台。这是世界照相机历史上最辉煌的金字塔。

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整整经历 10 年的潜心研究,渗透了公司的心血。柯达公司最初简易照相机的构想始于1953 年,到 1963 年 5 月出售,这十年中完全是在秘密中进行。最

初 5 年,从世界各地收集资料,后 5 年,进行市场调查,准备广告发布。

就在柯达公开发表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的同时,又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公司宣称:“我们不要独占袖珍型全自动照相机的专利,全部都可以提供给全世界的每个制造厂商。”柯达专利的公开,既是照相机市场的扩大,也是柯达市场的扩大。柯达公司自有它的精明打算。

到 1966 年,柯达公司的营业额达 21.5 亿美元,利润达 3 亿美元。

宁肯十年不鸣,也要一鸣惊人。许多企业或许都走过这样的路子。这样做是商业运作上的策略,是为了最终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一鸣”可在一朝,但“不鸣”未必都要十年。韬光养晦,待机而动, 全看时机。早也不行,晚也不宜。

霍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准备在工业界大干一番的,但“时运”多少有点不济,他没有立即显山露水。这对霍格是有点不公平,但霍格并没有被动地对待这个现实。其实,在哈佛大学之前,他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泰国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说:“我的座右铭是,经常将眼光放前 7 年。

我每天的工作成分,95%是为了未来 5 年、10 年,甚至是未来 20 年的预先计划。换句话说,我是为未来而工作。”

站高看远的谋略,使得谢国民和霍格这样的人比常人多了一分清醒,少走了几许弯路,也比别人更多地享受了效益的甜果。

霍格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急于进入伦敦的商业中心、新闻界和企业界。他选择了工业界,就是因为感觉到他在工业界将能大有作为。我们不敢说他的这种感觉都是百分之百分正确,但霍格认准了工业界,其后在工业界的确是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里面有没有预见性?有没有计划性?选准一个目标而孜孜不倦地追求,这就是霍格!

正是这种计划在工业界干出成绩的抱负,使霍格又做出了如下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能不说他对自己是了解的,是有把握的。

当从军队退役,要真正进入工业界时,他又发现他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于是,他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 MBA 课程。这种教育使他能在后来的企业生涯里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并且很有竞争力”,使他受益匪浅。以退为进,将有所为而又不为。

到帝国化学公司应聘时,当公司对他的文凭——实际是他的能力——不重视时,他没有接受聘任,仍是采取隐退的方式,到另一个国度瑞士去讲学, 并借机在欧洲巡回,考察工业界的情况,为他日后进入工业界经营企业做好准备。

我们不妨在此作一个假设来揣猜霍格不接受帝国化学公司聘任的动机: 若帝国化学公司聘任他而不重视他的能力,那么可以说明该公司不重视

人才,不重视人才的公司是没有前途的,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公司里工作,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轻易不做这样的选择;公司不重视他的才能,他就鲜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因而也就难圆作企业主管的愿望,不能给人以发展机会的公司,一个有才能的人也轻易不会选择。

对于霍格来说,受聘是反常的,拒聘才是正常的。

对眼前的情况一摸黑,不知道企业在经营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解决的方式是什么,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又缺乏预见、设想,把握不住发展的大方向,对自己和企业的成功又缺乏自信一这样的企业必定是个没有前途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必定是一个不称职的、不会成功的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