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规 7

闭上你的嘴,少说多做、多听。言多必失——少说可保守 你的秘密,多听可获取别人的秘密。

豪华·休斯是位神秘的亿万富豪,他是美国两三个最有钱的人之一。

他有个明显的特点,他的一生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号施令总

部。他做生意的地方也许是公用电话亭,也许是旅馆房间,要看他在什么地方而定。他做生意的方式,显然没有计划,也没有正式的作息表,这使得他那些较井井有条的主管们心神不安。

对休斯来说,他企业王国的命令程序、文件、时间表,都没有什么正式的组织。他在周末里会跟一般日子一样工作,即使午夜之后,也跟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之间一样。

一个认识他的人说:“他是这种人,他打破了哈佛商学院所教导的所有规矩,但除了这条:你应该赚钱。”

他常常看起来像个非常凌乱的人,甚至好象有脑子不清楚。这个印象是不正确的,休斯也许是个天才。他脑子吸收问题的饥饿性, 就像狗见到了肉。当一个问题被吸收、消化之后,他又要寻找更多的问题。他的兴趣广泛,他对一切都好奇。他的吸收性极强,一个时候可以对十几样事情感到兴趣。

休斯快 70 岁了,显然已经不再那么奔波不停了。他一直不接见新闻记者,对于他自己的行动也绝对保密。

与我们常见的企业家形象不一样,休斯不是坐在总部的办公室里喋喋不休地发号施令,而是奔波在路途上,忙于推进他的工作计划。

这个位居美国第三的亿万富翁还不大乐于见新闻记者,由此构成了他的一个谜。

显然,休斯是个重视行动的人。

的确,大部分时候,去说不如去做。事情是靠做的,不是靠说的。

大卫也是个少说多做的人,这种优秀的素质使他在人生及商业中得到了很大实惠。

大卫·洛克菲勒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被父亲推荐到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那儿开眼界,学习从政的经验。

临行前,父亲叮嘱他说:“麦肯齐·金先生是位能干的人,而且,作为长辈他有丰富的经验,你去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少说多听,孩子,这对你会有好处的。”

大卫将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处事技巧(其实是素质)帮了他的大忙。

大卫在伦敦学习时,经常参加美国驻英国使馆举办的酒会。那些外交官喜欢乘着酒兴大发宏论,有的时候几乎是唠叨。而大卫这时就表现出了“少说多听”的良好品行。他总是耐心地把他们的话听完,纵使对那些话题不感兴趣也一听到底。这样做大得外交官们的欢心,他们更喜欢大卫这个小伙子了。

大卫从这种倾诉中并不是没得到实惠。他自己曾解释说:“难得有人不说废话,但是,一堆废话之中不见得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没准他会说出什么让你感兴趣的事来,粗心漏掉就太可惜了。”

“少说多听”似乎不单单是从听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大卫对“少说”的把握有更多的值得称妙之处。

大卫做上大通银行的董事长之后,毁誉参半,面对谣言,大卫似乎总能泰然处之。一次他的儿子责怪他为什么对诽谤装聋作哑。大卫哈哈大笑说: “如果那些制造谣言的人知道你已经气成这副样子,那他们就会得意死了, 明天,他会编出十倍的谣言来。你只要不理睬他们就是了。”

对流言蜚语采取不理睬、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未偿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不知选择这种方法和他所信奉的“少说多做”有无因果关系?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少说多做”是洛克菲勒家的传统。

大卫的祖父约翰·D·洛克菲勒在上中学时,喜欢上了同班一位富商的女儿罗拉,这位罗拉日后成了他的妻子。当罗拉的父亲和他聊起广博的生意见闻时,约翰总是极有兴趣地听着,有时甚至专心得一动不动,就像他凝视罗拉时一样。

美国国际管理集团创始人马克·H·麦克科迈克在谈到“成功经理十戒” 时曾说到——“闭上唠叨的嘴巴。”他说,如果你保持缄默,就没有错误之虑,更重要的是,你在忙着说话时,很可能不会去注意你的听众不断变化的状态以及自己的处境,唠叨的嘴会使你另外两个重要器官——眼睛和耳朵—

—变得迟钝。

同是商家之言,尽管说的出发点不大相同,但意图却非常相似,那就是多听别人说的话,从中学到东西。

商场如同战场,暗藏诸多玄机,多听别人的谈话,无非是多了解情况, 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另外,中国古训说,“言多必失,”自己少开口, 可防失言,对方开口多,可得失言所透露的真实信息,为我所用。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生意场上,在人生诸多“战场”上或许也可以通用。许多年轻的厂长经理,正值事业有成之时,意气风发,惯于在大庭广众

之下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要么大念其生意经,要么东拉西扯,显山露水。将恣意言谈当作才能,将拉拢听众当作公关,这在某种场合下或许是行得通的,但在另外场合下正好适得其反。

人有一嘴,除了吃饭、喝水、呼吸,另一重要功能就是说话,话不可不说,但要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