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规 53

抓紧机会,机会是成功的前奏,当前奏响起时,我们必须 千方百计地抓住它,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成功之门的把手。

70 年代,随着美国作家 JantsFixx 的畅销书《跑步健身运动大全》大量发行,发达国家普遍掀起了一股运动健身浪潮,人们争购各种运动鞋参与体育锻炼。于是,穿运动鞋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舒适、自由、富有青春朝气和活力的象征。显然,这给所有的制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谁抓住它,谁就会赢得巨额财富。

但是,在运动鞋市场上闯荡了多年的阿迪达斯等“老字号”公司都放过了这个机会。基于对《跑步健身运动大全》一书畅销后引起的市场形势变化的认识,1972 年,鲍尔曼果断地创办了耐克公司,独自研制和生产自己的产品。由于抓准了机会,公司赢利不断上升;1972 年 200 万美元,1975 年是 830 万美元,1976 年则达到到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对耐克的需求量大增,以致于 800 多家百货店、体育用品店和鞋店的销售商中有 60%都要提前预订,常常要等 6 个月才能拿到货。到 1982 年,耐克公司销售额达到 69400 万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量已占全球市场的 50%,成为运动鞋的新盟主。在美国市场上,耐克于 1978 年首次超过了阿迪达斯。

机不可失,遇到机会,一定要紧紧抓住,机会就是成功,只有抓住机会才能迈向成功。日本精工表的崛起亦说明了这一点。

瑞士是钟表王国,其钟表生产的质量之高、举世公认,但是,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的霸主地位会被日本人抢了去。

1960 年,在瑞士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盛大新夏特尔天文台钟表展览会上, 一种新的钟表——石英表出现在世界消费者面前。这种新型表的研制者正是瑞士人。石英表的出现对钟表业而言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瑞士人没有看到这一机会,一直在凯觎瑞士钟表王国宝座的日本人在展览会上看到被冷落一旁无人问津的石英钟时,他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他们看到了希望之所在。击败瑞士人,希望在于石英表。日本精工集团随后正式立项研制石英表。

很快,日本人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就。1960 年,由瑞士公司承担的罗马

奥运会所用钟表大都是机械表,但在 1964 年的东京奥运会上,由日本精工集团包揽的大会用表却是清一色的可携式石英钟。这一成就敲响了瑞士这一百年钟表王国的第一声丧钟。

接着,在瑞士新夏特尔天文台于 1967 年举办的展览中,精工集团一举包

揽了石英式怀表部门的前 5 位。当 1969 年世界上第一块用作商品的石英电子手表一“精工 35sQ”由精工集团推出时,这第二记丧钟彻底宣告了瑞士钟表的失败。

由于把握住了可贵的时机,石英手表掀起了一场手表革命,取代了具有100 年历史的机械表的霸主地位。终于,在钟表王国里,日本人击败了瑞士人。

日本之胜,胜在抓住了机会;瑞士人之败,败在失去了机会。

不过,“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脑袋。”没有准备的脑袋,即使机会在叩其脑门,他也未必知道张开双臂,拥抱找上门来的机会。利斯的脑袋是有准备的。

即将上战场打仗了,利斯看见了统计管制处的求才启事,他毫不犹豫, 报名,进哈佛,去统计管制处。这个机会没有逃过利斯的手;在飞机上,利斯看到了玛克辛,他立即穷迫不舍,愈挫愈勇,不言放弃,这个机会又被他抓住了,玛克辛成了他的妻子;战争结束了,成千上万的公务员被解聘,他们必须重新寻找机会,利斯和伙伴们一起,看准了福特挤了进去,他再次抓住了机会;1952 年底,亨利·福特二世决定派利斯去法国福特分厂收拾危局, 利斯欣然前往。这回,他抓住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创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业绩。说他征服了法国,丝毫也不过分。

对于机会,每一个人都想抓住,也都愿意抓住,都知道抓住,但究竟怎样才能抓住呢?首先要能看出机会、认准机会,其次才是把握好方法、手段。要做到这一切,首先是学习,其次是实践,同时还必须谦虚、虚心,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