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迄今为止仍处于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早论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回答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提供正确的理论和策略。所以,他们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点上,揭示未来社会主义本质的。1848 年 2 月,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l 卷,第 265 页。)恩格斯在晚年时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第 443 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所讲的虽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内容,但也包含着作为生产关系之基础的生产力状况的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他们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是“在保证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同上,第 19 卷,第 130 页)。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和人类最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两大目标。但是,二者不是平行的,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同时, 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归纳起来,除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外,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相对立,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劳动不再是某一阶级的属性;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消亡。

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作出某些科学的预见,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作出全面的阐述。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不愿教条式地预见未来,我们的任务是在批判;日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416 页。)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同上,第 3 卷第 562 页。)他们始终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具体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才能揭示出来。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当时,俄国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 同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之上的社会主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建设的实践,要求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列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持征的理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列宁选集》第 3 卷,第 62 页。),井指出,在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国家,不可能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有两种形式, 即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会所有制;按劳分配的实现应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和贸易,对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把社会主义生产置于 关心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和发挥群众政治热情的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列宁特别强调,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根本任务。他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位置;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上,第 509 页。)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

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同上,第 4 卷第 16 页)并指出,“共

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同上,第 399 页)。列宁还十分明确地将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本性与它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承担的榨取剩余价值的职能加以区别。指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要认真学会别的民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学会的一切能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东西。提出“苏维埃政权十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十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十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十⋯⋯十⋯⋯=总和=社会主义”的著名公式,(《列宁文稿》第 3 卷,第 94 页。)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由于列宁过早逝世,当时俄国的社会主义仍处在过渡时期,客观情况限制了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斯大林在领导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来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都曾力图在本国尽早尽快地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把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神圣化、凝固化,进行机械模仿,脱离了各国实际,从而使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限制和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社会主义的实践急迫要求人们全面而正确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