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践的客观性特征

实践是特殊的物质变换过程,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因此,实践活动的进行无论怎样,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人类实践首先必须承认客观自然界的先在性。实践是属人的活动,但又是以物质世界为基础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前提,离开了先在于人类的自然界和外在于人的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人类就无从产生,无法存在,更不可能有人的实践活动。从发生学的角度讲, 是自然形成的客观物质条件,规定了最初的人类实践活动,无论是活动主体还是活动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初都是由自然进化而成的,“正象劳动主体是自然的个人,是自然存在一样,他的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表现为自然,土地,表现为他的无机体;他本身不但是有机体,而且还是这种作为主体的无机自然,这种条件不是他的产物,而是预先存在的;作为在他之外的自然存在,是他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第

487 页。)

人类实践改造客观存在的事物、创造对象世界,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的情况出发。人类实践活动的进行及其对象世界的创造,首先必须认识并了解自然,然后根据自然本身的属性去改变自然存在的状态和形式。因为, “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发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 而是他本身的前提;他本身的存在(肉体存在),是一种并非由他创造的自然前提。被当作属于他所有的无机体看待的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1)是主体的自然,(2)是客体的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第 487 页。尽管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自然的状况已被前人的实践所改变,但是对于后一代人来说,它仍然是外在于人的或先于该一代人的客观存在,况且这种被人改造过的自然一旦以新的条件出现, 又会形成相应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发展,还必须高度重视历史形成的或现有的客观条件。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对象性活动,任何具体的对象性活动都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中进行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具体实践的对象、任务、手段、规

模、水平和程度。从纵向上看,某一历史阶段上的人的对象性活动要以前一历史阶段的人的实践活动结果为客观前提条件。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去创造。从横向上看,每一社会中的人的对象性活动都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实践的客观的社会性条件。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具体实践的发展。因此,人类的具体实践及其展开,必须着重和分析客观条件、利用客观条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或基础上得以充分体现。

此外,人类实践的发展还受物质手段的制约,还受实践活动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但要注意发挥人的主体性,还必须着重实践得以进行的各种客观性。唯有这样,才使主体性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