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的变革,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根本变革。实现这种变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必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物质文明发展了,物质生产状况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很难设想,物质生产水平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人们过着不得温饱的生活,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能够取得很大的进展,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国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如果经济搞不上去。物 质不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那么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 就要因物质贫困而带来种种困扰,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的变化。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必将改变建立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由于过去我们的价值观念长期建立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基础上,因而形成了重精神、重和谐、重义轻利、重理轻欲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遭受过冲击,但由于长期实行统一调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交换、市场、竞争、效益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杠杆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予以排斥, 因而这种重义贬利的传统价值观仍然左右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墨守陈规、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平均主义、不求实效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根本缺陷在于轻视个人的正当合理利益和个体的价值,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些显然不适应发展现代经济的要求。

市场经济通过激烈竞争、优化配置资源、优胜劣汰来使人们冲破了过去狭小的天地,不断接受丰富多变的信息,思想日趋活跃,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增强时间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人才观念、科技观念等等,使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它主要体现在:不尚空谈、讲求实效性的价值准则正逐步地取得社会的认同; 义利井重的价值取向正逐步地取代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自主、自立、自信, 自强、勇于竞争的主体观念正在逐步取代不思进取、自我贬抑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良使那种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陈规的传统陋习为之一扫,这对于摒弃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那些落后、愚味、腐朽的东西,建立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我国引向文明进步、繁荣富强的未来有着重大的意义。事实证明,那种看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那种“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收入多了,觉悟低了”,等等的议论不仅在理论上是错

误的,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