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以往人们都以为阶级与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发现和最基本原理。其实,这是认识的偏差和误区。马克思本人在 1852 年 3 月 5 日致其战友魏德迈的信中曾经这样明确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须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① 可见,比阶级和阶级斗争更带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不太发达时必然存在阶级;即使硬用行政手段和群众运动消灭阶级,还会重新出现阶级;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可能消灭阶级。以往我们在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正是忽视了这首要之点,因而在生产力很不发达时就急于要彻底消灭阶级,甚至把与资本主义毫不相关的农民的自留地,也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而在阶级基本上被消灭之后,还要把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党的基本路线。这就在基本点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政治上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人为地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经济上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上极度贫乏。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强调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②“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③又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可见,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做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是付出了多少血与肉、汗与泪的代价才真正获得的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