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认识现代资本主义一、现代资本主义战后出现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变化。
第一,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原有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而且开拓了许多新的生产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引起生产过程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生产过程和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使生产过程社会化程度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提高,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生产从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开始向主要依靠脑力劳动转变,使智力密集型生产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开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侄桔,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冲击下,垄断资产阶级迫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要求,为了自身追求和实现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不能不在资本主义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作了某些适应性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垄断有了新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作用加强,垄断资本国际化。另一方面,与垄断发展相适应,资本进一步集中,两极分化加深。再一方面,某些具体经济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由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转为相对剩余价值为主;工人代表参加管理;推行社会福利主义;搞股票分散化,鼓吹什么“人民资本主义”。
第三,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某些变化,上层建筑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强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机构加强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功能,通过利益关系,运用信贷、税收、预算等经济杠杆对企业发生有效的影响,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宏观调节;通过金融机构,调节市场上货币量;通过“经济计划化” 实现宏观调节功能;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再一方面, 殖民主义政策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对殖民地进行赤裸裸暴力统治和掠夺为特征的旧殖民主义,让位于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控制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
第四,在社会主义体系形成和第三世界兴起的情况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调节对外经济政治关系。一方面,它们采取措施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克服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并且共同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如建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举行不同级别的国际会议以至首脑会议,以协调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反帝斗争的压力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不得不采取措施协调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某些“援助”、“让步”,或转让某些过时的技术和转移某些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等等。
由于上述新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 50 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增长较快,各种矛盾有所缓和。
国家和垄断资本的结合给资本主义经济打了一支“强心针”,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直接和间接地给垄断组织提供的种种资助,扩大了垄断资本的积累规模,从而为加速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国家实行的“反危机”措施和计划化,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力;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大量投资和组织工作,完成了大量只靠私人垄断组织难以完成的科研项目,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战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则是新的技术革命。因为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并且有着加速发展的趋势。战后,新的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广泛采用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它固有的各种矛盾有所缓和,从而使资本主义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