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于,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诸多经济上的优越性。正是由于这些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 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利于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如前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可能出现脱节的。

50 年代至 60 年代,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放在首位,这对推动经济增长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许多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来的不是人民福利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完善,而是两极分化、物价猛涨、失业增加、社会动荡,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 的状况。60 年代未 70 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进行了战略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并不成功,一些国家陷入了“增长”缓慢,“发展” “停滞”的局面。

中国在这方面则较好地将“增长”和“发展”结合起来了,把经济增长同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较好地结合起来了。50 年代下半期到 70 年代这一段时间中,经济发展遭受了挫折,但这方面的成就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世界银行 1980 年经济考察团的考察报告指出:中国“发展经济的努力一直是向着两个基本目标进行的:第一,工业化,特别是建设一个重工业的基础;第二,消灭贫困的各个最坏方面。”“虽然有这些曲折,产生一些经济上的剧烈波动,但在达到这两个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份额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差不多。⋯⋯虽然平均消费水平增长很慢,但过去 30 年中最显著的成就,正是在基本生活需要方面,使低收入群众的状况比大多数其他穷国同类人要好得多。⋯⋯中国人现在平均寿命⋯⋯为 64 岁(现在为 69 岁——编著者注),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讲是很突出的。”(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3 页。)。

上述差别主要是社会经济制度差异带来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资本的本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好处,大部分落人资产阶级手中,分配不公的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民的贫困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何况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极不彻底,封建制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矛盾更为尖锐。印度和巴西就是明显的例子。他们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比较高,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采取改良措施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矛盾相对缓和一些,但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这使得全社会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以公有制各主体决定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乃是整个社会的根本生产目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着,在分配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因而可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收入分配达到公平,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利于强化国内经济资源的动员与配置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各项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动员与合理配置。一个社会要获得经济较快的发展,必须做到充分地动员各类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计划机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重大作用。这使得社会主义具有根强的资源动员与配置能力。原苏联在 20∶30 年代迅速建立工业化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以形成战胜法西斯的巨大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种计划机制。中国在原有基础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经过 40 多年的经济建设,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这也主要归因于强大的资源动员与配置能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在下述几个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资源动员与配置能力。首先,保持了较高的资金积累水平。发展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或资金)乃是最关键的发展要素。因此,最大限度地动员积累资本(或资金),乃是经济发展起步的推进因素。建国以来,我国国民收入积累率的平均水平在 30%左右。这虽然压抑了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对驱动经济发展的起步是起了客观作用的。其次,将资本(或资金)用在关键部门和地区,保证了资本配置的长远效益与整体效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保证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办成几件大事。建国以来,我国利用动员起来的资金,建设了一批大型项目,这不仅初步改变了原有经济在地区上的不合理布局状况,而且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这又构成经济发展的基础。

再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利于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针。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不等价交换,通过金融市场和跨国公司的高利盘剥,实行新殖民主义。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援助、贷款为手段,以多党制、私有化为条件,把西方意

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强加于人。在这种国际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获得必不可少的援助与合作,另一方面抵御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保持民族经济的独立性。

一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靠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政策上则没有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基础上,在争取民族经济独立性的斗争中存在严重的动摇性与妥协性,因而经济呈现出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受西方周期性经济衰退影响而陷入困境。以债务为例,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1970 年为 841 亿美元,1980 年激增至 6500 亿美元,十年增长将近七倍。1990 年为 13190 亿美元,又比 1980 年翻了一番还多。1982 年墨西哥、巴西等国先后爆发了债务危机,迅速蔓延到广大的拉美和亚、非地区,经过“抢救”,到 80 年代末,仍未根本好转。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88 年为 35.6%,其中非洲国家为 49.8%,拉美国家为 44%,亚洲国家为 25.1%。(甄炳禧:《债务:第三世界的桎桔》,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6 页。)庞大的债务规模不仅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负担,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附性,而且,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脆弱性。国际上公认的偿债警戒线是 20%,而1988 年整个发展中国家平均偿债率为 20%,其中拉美国家平均为 41%,非洲国家平均为 29%。

建国以后一段时间中,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总体上看不大。

8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外资。据统计,截至 1991 年 6

月底,我国外债余额为 525.8 亿美元,其中长期外债 472.4 亿美元,约占外债总额的 90%,偿债率为 8.5%,大大低于警戒线水平。可见,从总体上说, 我国主要利用自身资金积累实现经济发展。外资的利用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而且,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中国经济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附,实现了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80 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陷入衰退,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深受连累的条件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社会主义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也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等。总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谋求经济发展,社会王义是一个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