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是人的自我创造的现实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在这个生活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同时也改变着自身。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便是人的现实的、实际的社会生活,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井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7 页。)对社会生活的实践把握是科学的实践观的实质所在,它不仅揭示出人的感性世界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揭示出社会生活之所以诞生的秘密。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的现实存在不是从纯粹的生理过程或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创造的。真正现实的人,必定是进行生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才同周围世界发生了对象性关系,从而使世界成为人的对象,人也成为世界的对象。正是在这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才作为现实的主体而存在,并且在感性的对象世界完整地呈现和客观地展示人的丰富本质,从而表现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现实生活。当然,在社会生活中人对周围世界的关系除了改造的关系之外,还有认知、评价、审美等各种关系,而所有这些关系都是从实践活动中派生出来的,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因此,社会生活中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也就是实践性的存在物。

社会生活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所有社会关系都是在

实践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首先是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劳动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生活中产生的。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必然要结成包括对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关系,劳动生产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等在内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等基本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们的劳动生产状况发生了变化,迟早必然引起人们的社会联系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的政治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以劳动生产力基本形式的实践,是人类全部现实生活的根基和源泉。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首先必须解决吃、喝、穿、住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从事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从事政治、艺术、科学、宗教、文化创造等其他活动,从而使人们享受全部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产劳动等基本的社会实践,人类就不可能存在下去,更不可能有什么现实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属于人的生活。

总之,社会的人、社会共同体、社会关系和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在人与环境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真正理解人的社会生活,也无法理解人类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