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是什么?如何看待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认识论都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唯心主义哲学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这个基本前提出发,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 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不仅理论上是十分荒谬的,甚至与常识也是完全背离的。某些唯心主义认识论虽然强调和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只是抽象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基本前提出发,虽然正确地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识不过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认识,因而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样,它就既看不到人的反映活动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也看不到反映过程的矛盾复杂性,从而使自己陷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未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也未能真正驳倒唯心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将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运用于考察人类的认识现象,指出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认识本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活动具有模写性与创造性两个基本特点。

首先,反映具有模写性。所谓反映的模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力求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反映具有对客观事物的模写性。反映的模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因此,模写是反映概念的基本内涵之一,不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解的模写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的模写不同,这表现在:第一,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模写决不是旧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直观描摹,而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主动揭示和探求。其中既有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对对象或对象的方面的主动选择,也包含着主体对对象的观念重建或再造,由此人的认识不仅能把握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深入事物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 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模写不同于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照镜子式的映现,而是具有中介性,即通过一定中介(方法、手段等等)的作用,主体不断影响客体又不断向客体接近,从而在思维中不断地再现客体。第三,这种模写活动也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认为的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具有阶段性和等级性的过程,即由事物的一级本质向二级本质以至无穷级本质的逐渐深化和不断前进的过程。

其次,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人的思维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超前地反映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还表现在人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事物的客观规律,在思维中建构起理想的观念对象。这种理想的观念对象是在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未来实践成果的超前反映。因此, 反映并不排斥创造,相反,创造是反映的又一基本内涵。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基本

标志。没有这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及其成果,认识就不能成为实践活动的指导,也就不成其为人的认识。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映概念必须从模写和创造两个方面来把握。看不到反映的模写性,就会陷入否定认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 如果把反映只停留在模写上,忽视反映的创造性,就无法说明认识的能动性, 就与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划不清界限。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 模写是创造性的模写,而不是机械的镜面式的模写;创造是以模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反映是模写与创造的统一,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的反映概念。

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反映概念的科学性。一方面,现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通过对人的意识活动的出现过程和心理过程的实验研究,表明人的意识和认识并非近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活动,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过程,其中包括各种复杂的分析和综合、选择和建构,并且时常表现出超前反映的特点。另一方面,信息论、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把人的思维反映活动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通过人机类比和思维模拟,具体研究了反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选择、整理、运演、使用和存储等各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探索了知觉、语言、概念、符号、推理、创造等各种反映机能。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是模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当前,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概念的问题上,必须坚决反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混同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然后用“选择论”和“建构论”来否定和取消反映论的错误倾向。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模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它不仅不否认主体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在反映过程中的作用,相反,它十分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主体因素的积极参与,就不会实现人对世界的创造性的反映。因此,选择和建构是能动的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和必要途径,而不是与反映对立的概念。但是,“选择论”和“建构论”都首先把旧唯物主义打“反映”概念强加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身上,然后把认识所具有的选择性、建构性同反映对立起来,并企图用前者取代后者,主张认识的本质是“选择”、“建构”而不是反映。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映概念的歪曲,也是对认识的歪曲。离开反映的所谓“选择”或“建构”,只能是脱离客观对象的“选择”或“建构”,主观随意的“选择”或“建构”, 势必重犯唯心主义抽象地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