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及其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这一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具体来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确立,经过了这样的探索与创立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理论上肯定了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必要性和作用。突破了长期以来将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市场对立起来的观念。在改革实践上则逐渐进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工厂扩大企业自主权、流通领域扩大市场定价商品比重等改革探索,市场的作用逐渐加大。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同时,改革的方向是在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领域与份额。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肯定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这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础上进了一步。这不仅迈开了抛弃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这一陈见的第一步,而且迈开了探索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步。在实践上,改革开始全面铺开, 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明确提出,“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提出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断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实际上指出了,要以市场为中心构建中国的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起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其一,历史的教训。“一五”时期,我国主要学习当时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将市场因素排斥于经济体制之外。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这种体制的弊病,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如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向地方和企业下放部分自主权,陈云提出的“三主三补”(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与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市场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市场中,国家市场是主体,自山市场是补充。)等,但可惜后来未能付诸实践。从 1958 年开始,受“左”的错误的影响,一再“割资本主义尾巴”,围剿和消灭市场关系残余。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到 7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陷入储化,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从反面证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市场及具机制的必要性。

其二,现实的启迪。80 年代以来实践证明,凡是市场关系发达的地区和领域,经济发展就快,凡是市场导向改革推进迅速的时期,经济发展就快。

这启示人们,市场机制乃是一种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

其三,理论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过程中,邓小平的理论探索起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1979 年他在会见美国学者吉布尼时说,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5 年在回答美国企业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提问时说,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 这当然是个好办法,但多年经验表明,只目这个办法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应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992 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样,把市场经济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探索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并最终得以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