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未来社会时,十分重视阶段的划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把资本主义制度被消灭以后未来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马克思在这里没有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他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就是后来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论述马克思的上述历史阶段划分时指出:“通常叫做社会主义,而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列宁选集》第 3 卷,第 250 页。)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实际上是指到达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所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的划分是科学的、正确的。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历史阶段做过明确的划分或论述。因为当时既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又没有做出科学预见的必要条件。不过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方法,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一切社会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恩格斯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第 443 页。)这里就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萌芽。

列宁在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活生生的实践中,不仅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时期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阶段也有某种科学预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和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十月革命后的初期,苏联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直接用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生产和分配。实践证明,这是根本行不通的。列宁也承认了这一错误。他说:“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为此“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而这意味着“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571—572 页。)列宁认识到,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经过国家资本主义“一系列过渡”便不能到达社会主义;依据同一理由,要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也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过渡阶段”,并认为,应根据社会主义成果的巩固程度,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发展程度来划分阶段。他当时提出的概念有:“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和巩固了的社会主义过渡到完全的共产主义”等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概念。只是在当时条件下,他很少有可能对上述这些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列宁在这里已经萌发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和阶段性的思想。而且,这一科学预测是符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的,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十分重视对于一个长的历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起,他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并提出过许多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观点。

1954 年,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强调了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提出经过 50 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他说:“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 是不是很伟大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12 页。)这个讲话,虽然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长期性估计不足,但已明显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思想。

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它有一个从“很不完善”到“完全建成”的过程。这时,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和“建成”这样两个表示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概念,并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以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完善和完善的不同状况,来区别“建立”和“建成”这两个阶段。1959 年底,针对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阶段的“左” 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

提出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的思想,并谈到我国现在正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他认为斯大林在 30 年代提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过低,强调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富裕程度的定量考察来研究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即阶段特征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他说,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见《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 164 页。)在当时,这种提法是相当杰出的见解和很有价值的思想,它大概描绘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这个思想没有展开,虽然曾经在我党的高级干部中广为流传,而在实践中却没有产生重大影响。到 1962 年初,通过总结“大跃进”期间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加深了对社会主义长期性的认识, 他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828 页。)毛泽东的这个认识,与我们党现在提出的“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30 年时间里,我们党和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中,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受“左” 的超越阶段的冒进错误的支配,未能获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从而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波折和损失。尽管如此,毛泽东的上述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贡献,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

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地划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认识: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经历不同阶段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有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这些不同阶段的依次发展中逐渐完善起来的。第二,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以至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决定的。所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首先应该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