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必须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并决定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的矛盾。不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不规定社会及其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则是社会的非基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成为社会基本矛盾,原因在于: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基本领域,囊括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体现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关系,全面地总括了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第二,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它规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这两对矛盾的运动,体现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且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告遍的客观规律。第四,这两对矛盾不仅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而且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所以,正是这两对矛盾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同一社会形态的部分质变,推动着人类社会有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社会形态有规律地依次更替的历史过程,充分证明社会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基本动力,这个基本动力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些带规律性的问题尤为值得注意和重视:

第一,历史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每次变革都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历史上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总是在新的适合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生产关系又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力生产力的侄桔。因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相适合或者不相适合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超历史的永恒的相适合或者不相适合是没有的。在具体的历史的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否还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是否需要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客观要求为根据。

第二,社会主义以前的诸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可以在前一社会形态的后期产生和发展。因而在社会主义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社会形态的后期或新社会形态的初期,明显地表现为新旧经济关系的对立、新的上层建筑现象和占统治地位的旧上层建筑的对立,或者是已取得统治地位的新上层建筑和旧上层建筑现象的对立,在阶级社会中还表现为新的先进的阶级与旧的落后的阶级的对立。

第三,新经济关系的体现者,与旧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是矛盾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是一致的。正由于如此,他们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作为首要生产力的劳动者的解放要求和利益,因而他们能够领导劳动群众起来革命。

第四,历史上通过革命产生新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过程,都要遵循着一定的秩序。每次革命都是先造成舆论,然后通过革命力量夺取政权,从而确立经济统治,革命舆论的制造和发展,是政治变革、新制度产生和完善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先导与强大精神动力。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并通过社会形态过渡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

活动和革命性的变革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