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排疑

要实现从有疑到无疑,如果老师越俎代庖,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妨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对待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疑难呢?在尝试排疑这个阶段中,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对遇到的疑难进行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达到初步排疑解难的目的。

在教学《鸟的天堂》中,当学生提出上述疑问以后,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排疑的:

  1. 查工具书。让学生利用词典独立翻查“恋”“天堂”“应接不暇” 等生字新词,比较“留恋”与“留念”,了解它们的大体意思和基本用法。

  2. 找资料。布置学生课前找有关资料(教师可提供资料索引),认识榕树、画眉鸟等陌生事物(亦可当堂出示有关图片)。

  3. 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关键句、疑难句、重点句(如课文后面要求理解的四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大概意思,并用铅笔试着在课文有关词句旁边记下自己理解的意思,或记录在听课笔记上,以便在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比较验证。

  4. 展开讨论。让学生找同座或前后同学讨论,共同寻找上述疑点的答案。讨论时,教师应做行间巡视,一方面辅导中下学生,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排疑动向,以便调节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通过尝试排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同时,这一环节的设置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