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

根据陈忠老师的概括,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启疑性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需创设启疑性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

如《第一场雪》,有两处用到“籁籁”这个词。一处是“冬天的山村, 到了夜里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籁籁地不断地往下落⋯⋯”一处是“一阵轻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教师提问:①句和②句中的“籁籁”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思维情趣。

  1. 求异性问题情境。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当学生思维处于某一思考习惯时,教师需创设求异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干扰。如《小音乐家杨科》最后一节写到“小音乐家杨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动了”。教师问“小杨科怎么了?”学生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死了”。这时教师说:“你们心中对杨科的死感到怎么样,概括出怎样的段意才带有你们这种情感呢?”情感的感染性,使学生展开了求异思维。

  2. 争论性问题情境。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争论中往往比单独地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当学生间思维相异时,教师不应先当“法官”,而要创设争论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表更多更好的见解,在争论中创新。

在争论中,学生会产生各种构想,在说理时,学生相互启发,从而得到较有价值的新见解。

  1. 运用性问题情境。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将会使学生迸射出创造的火花。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知识后,教师要创设运用全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天地。如教了《事物和联想》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个人写作的体会。

  2. “中介”性问题情境。对问题的分析如果越过了“中介”,就会是肤浅的或笼统的。当学生的思维跳越“中介”时,教师要创设“中介”性问题情境,让学生谈出思维的过程,以检验结论的正确性。如《高大的背影》课后有道作业题:为什么课文里称呼这位叔叔,有的地方用“你”,有的地方用“您”?学生一开始只能笼统地回答:在表示一般称呼时用“你”, 表

示“尊敬”时用“您”,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于是教师提问:

①三轮车工人称“我”的妈妈都用“您”,为什么?(大娘年纪比三轮车工人大,用“您”是为了表示他对大娘的尊敬。)

②妈妈开始称这位叔叔用的是“你”,为什么?(开始还不熟悉、不了解,所以用一般称呼。)

③而妈妈后来对这叔叔称“您”,表示什么?(三轮车工人急人所难, 妈妈充满了感激尊敬之情。)

④那最后为什么又用“你”了呢?(三轮车工人,给钱不要。妈妈感情上更进了一层,已把他看做自家人一样了,自家人当然用不着客气了。)

至此,“你→您→你”不仅是称呼的改变,更是妈妈感情的升华,从而进一步反映了三轮车工人形象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