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程序、功能

结构、程序、功能 - 图1

  1. 课堂结构

“自能作文”课堂结构为“先导后作”“边导边作”“先作后导”等三种不同形式,目的是从教师的扶到放,学生逐步加强“自能”因素,最终达到自能作文。

  1. 先导后作。这是初级阶段。对教师的“导”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审清题目,明确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诱导学生安排材料(约占 25 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经过教师批阅、筛选、典型讲评,然后各自修改,评定分数。这是由段向篇过渡的必由之路,是向“自能作文”迈进的初级阶段,在五年级下学期进行。

  2. 边导边作。这是过渡阶段。对教师的“导”要求是:不但要从时间上逐步减少(不超过 15 分钟),而且侧重点也有不同,那就是既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突破难点,又要针对学生成文的几个步骤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至于完成习作后,收阅、讲评、修改、给分,跟前一阶段基本相同。这个阶段在六年级上学期进行。

  3. 先作后导。这是高级阶段。教师的“导”用 5 分钟左右,让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口气说清题目要求,立即动手试作,教师只做堂上巡视观察、了解,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当即辅导。收阅后的讲评跟前两个阶段不同之处是:根据习作要求,围绕读写重点,通过典型引路,学生吃透如何修改的精神和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再经过四人小组评议或同桌互评后抄正给分。这个高级阶段在六年级下学期进行。

根据上述的做法,可以用下图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