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辟署
辟署,亦称辟除、辟举、辟召等,是主要长官任用属吏的制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种范围广泛而又十分重要的入仕途径。汉代规定, 二千石以上的长官可以自辟掾属,直接为百石官吏,百石以上的官吏再报中央核准。
辟署分为中央长官辟署和地方长官辟署两种途径,在中央公府辟署的掾属升迁最快,如东汉的鲁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⑦。按规定,中央长官辟署掾属不限地域,可在全国范围内选用人才,地方长官则只能在其管辖范围内辟署。选辟的标准类似察举,要求被选用者必须是有“才
② 《抱朴子》外篇卷 15《审举》。
③ 参见罗新本:《两晋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学院 学报》1986 年第 4 期。
① 《三国志》卷 15《魏书·贾逵传》注引《魏略》。
② 《文献通考》卷 28《选举》。
③ 《晋书》卷 48《段灼传》。
④ 《晋书》卷 45《刘毅传》。
⑤ 《晋书》卷 92《王沈传》。
⑥ 《通典》卷 14《选举》。
⑦ 《后汉书》卷 25《爵恭传》。
能操守者”,一般还需要经过一定的考试。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府、州郡辟召椽属仍是重要的入仕途径,据有人统计约占总数的 15.4%②,也有人认为约占总数的 46%③。按照这个时期的官制规定,公府、卿署、军府、州郡府下的掾属佐史数目一般都在 200 人以上, 其中大部分是由长官辟召而来的。这些人中有人后来肩负重任,荣升贵显而进入史传,但终究是少数。至隋代,所有的官吏任命权均被收归中央,“海内一命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辟署之事”④,此后辟署才降为不重要的仕途。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办法之外,这个时期还有其他的选拔官吏的途径,诸如征召、荐举、任子、军功、计吏、上书、博士弟子和国子、技艺、纳赀等。这些选官途径一方面是用来与主要选官途径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适应当时某种政治形势的需要。
征召,是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吏民育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⑤,以及声明德望著于当世者,朝廷为他们提供特殊待遇,“县次续食,令与计偕”⑥,沿途地方官负责迎送,有时还用公家的车马直接迎进朝廷。这种被征召的人在汉代称为“征君”。征召是一种比较尊荣的仕途。
荐举,有私人荐举和官府荐举之分。私人荐举是臣属以个人名义向君主举荐人才;官府荐举是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荐举人才。这两种方式均为察举制的补充。荐举带有一定的保举性质,被举荐的人如果犯法,荐举人要负连带责任。
任子,是勋臣子弟依靠父兄的官秩和功劳被保任为官的方法。按规定: “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①。后来发展到任及家人,既不限制视事三年,又不完全限制官秩,退休致仕的官僚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由于这种选官方式是为了照顾在职或致仕官僚们的利益,以换取官僚阶层对现政权的忠忱和支持,所以得以长期保留和发展,一些贵阀门楣因累代受任而愈益扩大,以至出现“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②,“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③的现象,形成世家门阀。在两晋南朝史书传记中可考见入仕途径的 684 人中,由世家门阀入仕者竟达 434 人
④。
军功,是适用于战时的特殊选官方式。秦在商鞅变法后,即有按军功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汉代有以六郡良家子从军、积功而为将帅的著名人物,如李广、赵充国、傅介子、甘延寿、冯奉世等。“军功多用超等,大
① 《说文解字·叙》引汉《尉律》云:“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章)字,乃得为吏”。
② 参见罗新本:《两晋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 年第 4 期。
③ 参见陈琳国:《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历史研究》1987 年第 3 期。
④ 《文献通考》卷 39《选举十二》。
⑤
⑥ 《汉书》卷 6《武帝纪》。
① 《汉书》卷 11《哀帝纪》往引应劭《汉仪注》。
② 《后汉书》卷 34《梁冀传》。
③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
④ 参见罗新本:《两晋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 年第 4 期。
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军功成为寒门入仕而跻身于显宦的重要途径,如陶侃、刘裕、高欢等,或为三公,或为开国之主。
计吏,秦汉时郡国的上计吏去中央汇报时,有些被朝廷留任为官,称为“计吏拜官”,逐渐成为一种入仕途径。计吏拜官是伴随考课制度而形成的, 当考课制度遭到破坏的时候,这种仕途也随之没落。魏晋南北朝时,以“计吏”步入仕途的便明显减少了。
上书,是因循战国时期游说君主的习俗而形成的自荐式的入仕制度。在汉代,吏民可以直接上书至公车司马(皇官南阙门),由大臣评判上书内容当否,然后报请皇帝,“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①。许多人以这种方式进入了仕途,仅汉武帝时, “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②。东汉时,这种自荐式的仕途渐为世家所不齿,到魏晋南北朝时,更趋于没落。在世家阀阅看来,“守门诣阙,献书言计,率多空薄,高自矜夸,无经略之大体,咸糠粃之微事,十条之中,一不足采”,遵守法度的君子“不足与比肩也”③。豪门的鄙视,朝廷的不重视,使这一入仕途径成为险途。魏晋以降,以上书入仕者便百不及一了。
博士弟子和国子,是通过学校培养考试合格入仕的途径。西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射策者,谓为问难疑义, 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置为甲乙之种,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而释之,以知优劣”④。考试则有学童、博士弟子、明经、明法等区别, 合格者分别授以官位。博士弟子初期为 50 人,至西汉后期曾达到 3000 人; 东汉初年修建太学,校舍和博士弟子员额也不断扩大。“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①,弟子员额多时达 3 万余人。魏普南北朝在此基础上加以整顿和完善。国子太学生通过经学、文学、童子、策试、监试等途径可进入仕途。
技艺,即以一技之长而入仕。汉武帝刘彻“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亡所阿私”②,使许多持有体力、方术、音乐、杂技等本领的人得以入仕,但其中也混杂着带浓厚迷信色彩的方土和媚上欺下的江湖骗子。因此,这种仕途越来越不为人重视,仅剩一些以明书、明算、明法等为专长的人可以经过考试进入仕途,但也很难做高官。
纳赀,即用资财和金钱而得官。秦入粟拜爵,开纳赀取官的先河,这种做法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相当普遍,在国家财政困难时经常卖爵,特别困难时也兼卖官,以解决财政的危机。这种做法,虽然能解救一时性的财用匮乏之急,但也必然从体制内部腐蚀着当时的吏治。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选拔官吏途径虽然繁多,但各种途径几乎都与荐举有
⑤ 《南齐书》卷 2《高帝纪下》。
① 《汉书》卷 78《萧望之传》。
② 《汉书》卷 65《东方朔传》。
③ 《颜氏家训·省事篇》。
④ 《西汉会要》卷 44《选举》。
① 《后汉书》卷 69 上《儒林传序》。
② 《史记》卷 128《龟策列传序》。
关尽管路途迂回曲折,但还是必须通过某种荐举之门才能入仕,这就为世家门阀提供了方便。选举与教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颠倒了,由各种途径选拔上来的人才,除有些可以直接为官外,更多的则是为郎或博士弟子,先入三署郎官署或太学深造一段时间再出拜为官,这是先选士后教育。受过教育的人入仕为高官也不容易,西汉一代担任丞相或相当丞相职务的 47 人,经受
过官府学校教育的仅 4 人。选举和考课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这里所说的选举, 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士子内经过考试选拔可以任官的人才。当时,选举的项目往往也是考课的课目,选举也不仅限于士,只要符合项目,即使是官也可以再入察举。尤其是辟举。纯由长官个人控制,标准不一,选举权限也不集中, 被选中的人素质不一,鱼龙混杂,这与中央集权的人事制度格格不入,所以“选举之法,一变而为辟举,再变而为限年①,三变而为中正。四变而为停年
②,五变而为科目”③,选举之权便逐渐被收归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