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关镇戍军事行政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在边塞、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修建关塞亭障、镇戍营堡,设镇戍兵进行防守。据《汉书;地理志》所载:西北部边疆有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北部边疆有代郡的五原关和常山关,位于北部二线位置的有上谷郡的居庸关;西南边疆有九真郡的界关,合浦郡的合浦关,苍梧郡的荔平关、离水关、谢沐关,郁林郡的雍鸡关和牂柯郡的进桑关等,内地有太原郡的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和天井关,汉中郡的郧关,巴郡的江关, 弘农郡的函谷关和武关等。边关的责任是防卫边境,也说明当时我国古代王朝对中原农业地区大都采取防御性的军事部署。内地设关主要是以加强一线防卫,确保内地和京师的安全为目的,其次才是征收关税。各关设有关都尉主管,因其兼管军事和税收,地位较高,位秩相当于郡都尉的比二千石。
汉代的边境设有亭障烽燧② ,由边郡的都尉总负责,守边的戍卒有边郡兵,也有从内地轮换征调来的。边防军的组织系统如下表所示①:
都尉 候官 候长 燧长丞 丞 候史
掾属 造史
魏晋朝北朝时期,因分裂割据,边境关塞的驻军增多,除朝廷派大军在重要地区进行屯守外,沿边地区也设亭障烽燧,并建立起镇戍组织。如北魏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②,这些屯戍部队可攻可守,所以设兵较多。各镇大小不一,配兵也不一样,多者上万,少者也有千人,分设镇都大将、镇都副将、镇大将、镇将主管。镇的地位相当于州,镇都相当于都督数州军事。北魏北边只设镇,东、西、南边州、镇并设,有的州刺史兼镇将, 有的不兼,因镇将主兵,地位高于刺史。镇下设戍,由戍主、戍副主管,戍的地位相当于郡,小戍相当于县,有些郡守、县令也兼戍主。戍兵以队为基本编制,每队约 200 人,设队主、队副主管。镇戍除平常防守外,也奉命相
① 《三国志》卷 19《魏书·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臣初受封,得兵百五十人,士息前后三送,兼人己竭。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七已还三十亲人。今部曲皆年耆,卧在床席、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聩者二十三人”。
② 亭是建立在高处的瞭望台,障是规模较大的城堡,烽是传递警报的方法,燧是塞上的“亭坞”。亭障相望,故连称,隧上举烽火,烽是烟,白天用,火在夜间用,故烽燧连称,又称为烽火台。《墨子·号令篇》: “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亭障烽隧则为边防的整体。
① 参见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社会科学战线》1986 年第 4 期。
② 《魏书》卷 113《宫氏志》。
机出战,配合朝廷大军的军事行动。
这个时期除在边境设防之外,在一些重点地区还设有护匈奴、乌桓、羌、越、蛮、夷、戎等中郎将或校尉,率领专门的军队进行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