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省交互辅政体制的初建及运行机制
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问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尚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在不断交替转换。
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总理 20 余曹,成为管
④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恃序》。
① 《续汉书志》卷 26《百宫志》注引蔡质《汉仪》。
② 《初学记》卷 12 引沈约《未书》,“前代文士谓门下为左曹,亦同 东寺”(今本《宋书》无)。可证西汉中朝的左右曹至东汉变为东西寺。曹魏 改侍中寺为侍中省,则可证在东汉已经形成三寺,主管门下众事”,亦即 门下省的起源。
③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
④ 《后汉书》卷 43《朱穆传》。
⑤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
① 《北堂书钞》卷 58 引谢承《后汉书》。
② 《汉官仪》卷上:“诏书下有违法令,施之之不便,曹史(三公诸言掾史)白封还尚书,对不便状。” 蔡邕《独断》:“若台阁有所正,而独执异意者,日驳议”,可证三公同尚书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夫系。
理全国各种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并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取代东汉三公府, 其长官尚书令和仆射,号称“宰相”和“副相”,成为“总齐巩衡,允厘六职,朝政之本”③ 。至南朝刘宋时改称尚书省,北朝自北魏皇始元年(公元396 年),“初建台省”,也仿效设置。各朝根据事务的多寡,在尚书省设
- 至 30 余部曹不等,至南北朝后期基本确定了“六部二十四司”的规模, 使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加严密。
由于尚书迁出宫内,魏文帝曹丕将原在魏王府典尚书奏事的秘书监改为中书监,设在宫中,替代尚书的位置,主管出纳政令。后来又设立了中书省, 以中书监、中书令为长官,“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谓之凤凰池”①。可见,中书省因执掌机密, 接近皇帝,地位日趋重要。东晋南朝时设中书通事舍人,分局署与尚书诸曹相对应,承理各方面的诏令奏章。
东汉未年,宦官势力被清除之后,侍中寺从宫中迁入禁省,称为侍中省。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 220 年),将秦之散骑、汉之中常侍合并为“散骑常侍”,置“散骑省”于禁省之中。二省并“掌侍从左右,关通内外”②。有些侍中居然“综理万机”③,与中书省又成制衡之势。东晋哀帝司马丕时(公元362—365 年),禁中二省合并为门下省④,设侍中、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给事中等,“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阙,监尝药, 封玺书”⑤等生活及政治事务,由于接近皇帝,从而使他们有“万机大小,多管综之”⑥的机会。在北朝,门下之职最重,“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予焉”⑦。
这种辅政体制是按宫省内外顺序发展起来的,从加强君主集权的本意出发,皇帝不断任用心腹亲随来佐理朝政,最终使输政体制变为互相制衡的“参议辅政机构制”,以便层层控制,将权力集中于上。但是,三省并未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省长官都号称“宰相”,但在具体的权力分配和行使上,时常各有偏重。由于人为的因素,权力往往随人而转,随事而异。这时的三省还只是处在初建试行的阶段,尚未形成隋唐那种比较成熟定型的三省辅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