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军事行政

秦代的军队在平时都归郡县,由郡尉负责训练;战时由皇帝征调和命将, 皇帝控制着军队的指挥权和将帅的任免权。直属于中央的只有一些护卫皇宫的禁卫军。

汉代守卫京城和皇宫的、直属于中央的军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负责宫中殿内警卫的郎官,由郎中令统领,称为郎卫。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外郎的区别,其任务也不仅是宿卫,还有随从、顾问的性质,而且具有候补官的身份。郎中令(光禄勋)是官殿内一切事务的总管。这部分武装是皇帝最亲近的警卫部队。

二是负责殿外宫墙内警卫的卫士,由卫尉统领。卫士和指挥机关驻在长安城内未央宫,因未央宫在城南,故称卫士为南军。南军前期总兵额为 2 万

人,汉武帝时减去一半,汉光武帝时又减为 3000 人左右。士兵是从郡国轮番征调来的。卫尉下属主要有:南、北宫卫士令,掌南、北宫卫士;左右都候, 掌徼循宫中;宫掖门司马,掌宫掖诸门;诸屯卫候、司马,掌宫门卫屯兵: 公车司马令。掌殿司马门,夜激循宫中,负责收发传递奏章及贡献物。

三是守卫京城的屯兵,初期由中尉统领。因屯兵驻长安城内的北面,故称北军。汉武帝时改革北军,设八校尉,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屯兵,越骑校尉掌越人骑士,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设),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射声校尉掌待沼射声士,虎责校尉掌轻车,并派监军御史监领。汉光武帝裁军,北军设北军中候,监掌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营校尉。北军负责京师的守卫,战时, 一部或全部随皇帝所任命的将军出征。

四是驻守京师内外的卫戍军。汉武帝时,设执金吾统领缇骑巡徼长安城内,设城门校尉领城门屯兵守卫长安各门,设左、右、京辅都尉领三辅郡兵保卫长安城外,由执金吾统一节制,形成一支单独卫戍长安的驻军。东汉时, 这种制度解体,三辅都尉被省去,城门校尉独立,执金吾也改为主管宫外巡循、防火、导从,兼主兵器。

魏晋以后,中央军队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系驻京师内外,由中央直辖的军队;外军则系在外各都督分领的军队”①。从最初曹操自设武卫营开始,中军的规模不断扩大,至西晋时则形成以七军(左卫、右卫、前、后、左、右、骁骑)、七营(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翊军、积弩)、五率

(东宫前、后、左、右、中卫率)和牙门军为主力,以中领军为中军主帅、中护军为中军副帅(与中领军共典武官选举)的中军系统。中军除担负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外,还经常受派外出征战,因此编制和规模很大,总数约 10 余万人。南朝时,中军外出征战的次数减少,编制和规模逐渐缩小,

兵力总数还有 5 万人左右。

中央禁军员额的多寡,是由当时统治者实际拥有的军事力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如匈奴汉政权的中军拥有 16 军,每军有本营(即本族兵)2000 人, 以此作为禁军主力。前秦军队规模最大,中军设四禁(前、后、左、右)、二卫(左、右)、四军(卫、抚、镇、冠),分领氏族军士宿卫征战,多时约 15 万左右。

① 何兹全:《魏晋的中军》,《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259 页。

北魏初期实行部落兵制,进入中原后,按八个部落分置八个军府,每府统军 5000 人,为中军主力,还有一定数目的宿卫、扈从武士。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扩大了宿卫军规模,并且实行三长制,扩大了兵源,中军的规模最大时人数达 30 余万。这支庞大的军队是北魏的军事主力。

西魏、北周在原鲜卑部落制的基础上,建八柱国,设六军,每军设柱国大将军,统大将军 2 人、开府 4 人、仪同 8 人,领兵 8000 人,六军合计 4.8 万人,为中央禁军,此即所谓的府兵制度。

中央直属军队的指挥权,按规定是由皇帝直接控制,各部主管将领仅负责军事训练和一般的军事行政任务,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战时,皇帝任命的专征将帅才有调动本部军队的权力,但应把调动的情况及时向皇帝奏报。有些权臣当道,以大将军名义对军队进行指挥,但也必须假借皇帝的命令来调动军队。魏晋以后,设“都督中外诸军事”为中外诸军的最高统帅,有些权臣身任此职再加“录尚书事”,实际上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时的皇帝多半沦为傀儡,其皇位已经发炭可危了。

军队的主要将领可以设置幕府,幕府人员有长史、司马、参军事等,这些人员的职责是协助长官处理日常行政事务。魏晋以后,凡达到开府级别的军官,都设有军府,主要府僚纳入国家官制规定的范围,规定了品级和职掌, 高级府僚要由朝廷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