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资金融通决策水平的途径
资金融通决策水平直接涉及资金融通的效益,影响银行或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银行或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资金融通决策水平,其途径主要有下列方面。
(一)加强对资金融通决策工作的领导。
从银行信贷决策来看,信贷决策是银行决策和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各级领导的最重要职能。因此,各级银行领导必须重视信贷决策,加强对信贷决策工作的领导。
首先,银行各级领导应把信贷决策作为重点来抓,摆脱大量日常行政事务活动的纠缠,把领导重点转移到信贷决策上来。这样,领导精力集中,便于有更多时间对信贷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能把决策工作做得更细,从而有利于提高信贷决策水平。
其次,各级决策人员应有较高的立足点,能够高瞻远瞩,统观全局,善于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把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紧密结合起来。要根据中央银行金融宏观决策的要求和本行实际情况,及时和正确地提出信贷决策目标,合理规划决策程序,及时掌握和分析各种经济信息,按既定目标开展决策工作。
再次,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改革银行信贷决策体制。在加强金融宏观控制的前提下,给各级银行以较大的制定信贷决策的自主权,上级行应通过指导性计划,指导下级行的信贷决策活动,各级银行应在上级行的计划指导下,严格决策程序。
最后,应加强对决策人员的思想政治领导,引导他们自觉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要提高各级领导的决策素质,加强决策理论研究,熟悉各种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从企业资金融通决策来看,也需要加强决策工作的领导,具体的融通活动可由企业财务人员办理,但决策工作,包括确定资金融通决策的目标、资金融通的对象、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则应由企业领导亲自主持。同时,为了提高资金融通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应加强金融决策方面的理论
研究,及时掌握各种经济信息,由此才能提高资金融通决策水平。
(二)建立和健全决策研究机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与此相适应,资金融通也日益发展起来,融通范围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样化,由此造成资金融通决策日益复杂化,决策难度也越来越大,对资金融通决策的时间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这种情况决定决策的制定,只靠领导和个别专家的才智和经验,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建立和健全各种形式的决策研究机构,决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专门收集各种信息。研究问题,出谋划策,为领导提供方案和咨询,帮助决策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企业资金融通,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一定建立资金融通决策研究机构, 但也应有专人对资金融通决策进行研究,及时掌握金融动态和金融市场的交易变化情况,在具体决策时,则可通过咨询等形式,委托金融决策研究机构提供有关信息、方案和咨询意见,以提高决策水平,取得较好的资金融通效益。
(三)健全科学决策体制。
随着资金融通的发展,传统的个人决策体制和专家决策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特别是银行信贷决策应逐步转向以系统论为基础,建立以决策系统为核心,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共同构成的科学决策体制。
-
信息系统。信息是银行制定信贷决策的依据,是决策不可缺少的要素。为了保证正确和合理制订信贷决策,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与基本统计系统,设立各种专门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和传递各种信息资料的机构。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功能,对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为各级决策研究机构和决策系统提供综合和可靠的情报信息,为制定正确和合理的信贷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奠定坚实基础。
-
智囊系统。在银行信贷决策体制中,应建立有效的智囊系统,它们负责对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众多信息资料中归结出实质性和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加以探讨,通过分析和研究, 向决策系统提供建议、方案和决策的理论依据,充分发挥信贷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参谋作用。
-
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是信贷决策体制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依据大量经济信息,按照中央银行金融宏观决策的要求和客观经济情况的发展,高瞻远瞩,综观全局,及时正确地提出信贷决策目标,并提交智囊系统进行决策设计。然后对智囊系统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系统的论证,采用辨别、比较、分析和平衡等方法,反复权衡和对比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从中选择一个经济效益最好、最合理的方案。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信贷决策,则需通过数学模型和其他定量分析方法,以便作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