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管理体制

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管理主要是实行资金供给制,随着信贷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改变资金供给制情况,使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

我国近几年银行对企业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扩大贷款范围,拓宽贷款对象。

在银行信贷体制改革以前,银行主要对国营和集体企业发放临时性、季节性的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对象和范围狭小。随着银行信贷体制改革, 贷款对象和范围都已经扩大。贷款对象突破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局限,开始对各种经济形式和个体经济发放贷款;银行不仅对企业的临时性和季节性的流动资金需要发放贷款,而且对企业正常、合理的经常性流动资金需要也发放贷款,贷款突破流动资金范围,进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银行除对物质生产领域发放贷款外,还对非物质生产领域,如科技、文教、卫生、服务等行业发放贷款。

(二)改革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这些改革主要包括:根据经济效益,贷款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 的供应方针;按照社会需要,贷款实行“以销定贷”,促使企业生产更好地与市场销售挂钩;根据企业经营好坏,在利息政策上,实行浮动利率和罚息制度等。

(三)信贷业务形式多样化。

信贷体制改革以前,信贷业务形式单一,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只是依靠存款,而存款方式也极为单调:资金分配只是通过信用贷款方式进行,没有其他资金运用形式,随着银行信贷体制改革,为适应搞活经济和灵活融通资金的需要,信贷业务形式日益多样化,在筹措资金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存款方式以外,近几年又通过发行金融债券,进行银行同业拆借,开办信托存款业务等方式,广泛筹集资金。在信贷资金运用方面,信用贷款仍然是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此外,又陆续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开办抵押贷款业务,进行金融投资,办理信托和委托贷款等多种业务,银行信贷业务形式多样化,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促进了经济发展。

(四)初步改革了利率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存在利率偏低、档次过少、各级银行在利率方面缺少自主权等问题,影响利率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为了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信贷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应改革了利率制度,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调高了利率水平,提高企业利息支出在其全部利润中的比重,有利于通过利率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发挥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其次,增加利率档次,实行差别利率,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市场紧缺的短线产品的生产;再次,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和有关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赋予各级银行在一定幅度内的利率浮动权,实行浮动利率,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最后,对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实行加息和罚息制度,促进企业处理积压物资,清理挤占挪用,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五)扩大银行贷款自主权。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贷款权限应属于银行,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干预盛行,影响银行贷款自主权,加以贷款用途由计划严格控制,也限制银行贷款权限。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党政、政企分开,行政干预相对减少,从而扩大了银行贷款自主权;在银行计划体制方面,主要实行指导性计划,不同用途的贷款资金,银行有权自行调剂使用,再加以银行多吸收资金可以多发放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扩大了银行贷款自主权。

(六)初步建立银行经济信息网络。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银行调节经济的作用,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银行非常重视深入经济,注意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广泛开展市场调查,进行经济预测,初步形成银行经济信息网络,积累了大量经济信息, 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制定微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上述改革,有利于逐步改变银行对企业实行资金供给制,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局面,建立一种新型的银行和企业之间作为平等法人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