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成虚假性存款的途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虚假性存款曾一再出现,其形成途径可归纳为下列三种情况。
(一)超越银行真实资金来源向财政进行透支。
当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时,通常可以通过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发行政府债券、向国外借款等方式弥补赤字,如果仍不足以弥补赤字, 则需向银行借款,即财政向银行进行透支。银行向财政发放贷款后,首先转化为财政金库存款,然后通过财政分配,从金库存款中进行开支,再转化为企业存款、基建单位存款和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业单位存款。其中一部分通过工资形式转化为现金。现金的一部分又会转化为储蓄存款。对由弥补财政赤字听形成的各种存款,需要作具体分析。如果银行用吸收的真实性存款和正常的现金发行作为资金来源对财政赤字透支,其实质是银行将自身可用的信贷资金转让给财政支用,由此形成的各项存款,则是真实性存款; 如果情况不是如此,在财政出现赤字时,银行自身没有足够真实资金来源, 而只能依靠增发现金,或在财政帐户上增划存款,以应付财政透支,由此形成的存款,则是没有物资对应的虚假性存款。
(二)社会产品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的脱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产品的价值形态和使用价值形态,各自进行着相对独立的运动。价值形态运动主要表现为存款运动,而使用价值运动则表现为物资运动。存款在运动过程中,其价值不会发生损耗和变化。与存款相对应的物资,在其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亏损、霉烂和损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价值形态的存款仍然存在,而与其对应的物资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失,从而使这部分存款没有相应物资对应,真实性存款转化为虚假性存款。
(三)银行贷款投放失误。
银行脱离生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贷款投放失误是引起存款虚假的重要原因。贷款投放失误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
银行脱离物资空投贷款。这是指银行贷款投放没有任何物资作为保证,形成呆帐、烂帐。贷款投放而形成的存款,则完全没有物资对应,这是完全的虚假性存款。例如,过去曾经发生过的贷款用于“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采矿”等,贷款投放后一无所获,企业无法归还贷款,形成呆帐和烂帐,由此类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必然是虚假性存款。
-
挤占挪用银行贷款作财政性开支。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是满足企业生产和商品流通正常进行所必需的资金需要,如果企业把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作财政性开支,如用贷款弥补亏损,挪用贷款搞基本建设等,贷款投放形成存款, 需要购买物资,而贷款被挤占挪用,不能提供相应的商品,存款则会没有相应物资对应,从而形成虚假性存款。
-
积压物资占用贷款。在积压物资占用贷款的情况下,从表面上看,贷款投放形成的存款有相应物资对应,但从经济实质上看,情况不是如此,存款对应的物资是积压物资,作为现实货币购买力的存款需要购买商品,而积压物资则不能提供给市场,这部分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过多的,如果贷款对应的积压物资需要完全报废,则存款便是完全虚假;如果积压物资需要削价处理,存款便是部分虚假;如果物资暂时积压,存款便是暂时虚假。
-
没何长期资金来源的长期贷款。银行发放长期投资性质的贷款,如基本建设投资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必须要有相应的长期资金来源。因为长期贷款投放要形成存款,需要购买商品,而贷款被长期占用,意味着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提供商品。因此,银行发放长期贷款要求有长期资金来源,即在一定时期内退出流通的沉淀货币作为资金来源。如果超过长期资金来源发放长期贷款,则会没有相物资作为保证,由贷款形成的存款便没有物资对应, 形成虚假性存款。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银行对自身存款的增长,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物资基础的真实性存款,其数量越多越好,而对于脱离生产和流通的虚假性存款,应有正确认识,在作为资金来源进行运用时,应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