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货币流通稳定的标志

为了保持货币流通稳定,必须要使货币供应与需求相一致,并根据流通过程对货币的需求,有计划地供应货币。为此,首先需要准确测算货币必要量,虽然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影响货币必要量的基本因素,但实际经济生活较此更为复杂,货币必要量要受政治、经济、军事、财政信贷收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因素难以准确进行计算,因而不可能通过计算来衡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必要量是否一致,也难以通过计算来确定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由此则需要运用其他方法予以衡量,即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找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标志,作为调节货币流通的依据。货币流通是否稳定,可用下列标准作为衡量的标志。

(一)运用经验数据。

经验数据是指我国在长期管理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实践中,根据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标志。运用经验数据,主要用于衡量现金流通,较为常用的有下列三个衡量标志。

  1. 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我国从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一直把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作为衡量现金流通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志,从建国以来的情况看,这个比例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955—1957 年,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值都超过了 1:8,这期间货币流通正常、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

1961 年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值为 1:5.5,这一年生产萎缩, 商品供应严重不足,自由市场价格飞涨,工业品出现黑市,人民生活困难。

1963—1965 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恢复到 1:8 以上,商品情况较好,货币流通稳定。

1966—1976 年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值低于 1:8,商品供应严重不足。

根据上述实践情况可以看到,现金流通量与商品零售额的比值以 1:8 为好,如果达到 1:8 以上,则可认为货币流通稳定,若没有达到 1:8,则货币流通出现问题。

这个 l:8 数据适用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货币流通状况。在改革以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价格严格控制,现金流通基本上只是为消费品流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不大,而 l:8 这个数据,其实质正是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它表明每 1 元货币媒介 8 次商品零售,即货币流通速度为 8 次,通过历史经验可以看到,当货币

流通速度为 8 次时,货币流通呈现稳定状态。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基本没有变化,便可以用 1:8 作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标志。

但是,1:8 作为一个历史经验数据,它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1:8 的数值已与当前的经济情况不相适应。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已造成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商品流通日益多渠道, 现金流通除以银行为中心进行投放和回笼外,还有一部分现金在市场上流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加以现金流通已不仅只媒介消费品交易,而且一部分生产资料交易也开始动用现金,由此则使 1:8 的经验数据已无法继续使用。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现金使用范围扩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单位增多,城乡个体经济户、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大量出现,个人手持现金量和企业、单位的铺底现金增多,由此则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1:8 的经验数据已不再适用。

最后,随着我国价格体系的改革,相当部分的商品在价格上已经放开, 当流通中现金量过多时,则会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商品零售额变动,用过多的现金量去和因现金量过多而引起物价上涨后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比,虽然也可能是 l:8,但难以说明货币流通稳定。

在经济条件已经变化的情况下,1:8 的经验数据已不再适用,但是,用现金流通量与商品零售额之比,来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体现了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也较为简便易行,但所确定的比例值,则应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正。

  1. 现金流通量与商品库存的比例。现金流通量与商品库存的比例也是根据总结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经验数据,并确定其比值为 1:5,当比值高于1:5 时,意味着货币流通稳定,如果比值低于 1:5,则表明货币流通出现问题。

所以能用现金流通量与商品库存之比,作为衡量货币流通稳定的标志, 其原因在于这两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合理的商品库存是商品流通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它不仅可以满足商品正常周转的需要,而且还具有商品储备的作用,它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吞吐商品,调节商品流通,因此,商品库存与商品供应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而商品供应与货币流通又具有直接联系,上述用现金流通量与商品零售总额之比,是从商品供应方面来衡量货币流通;至于用现金流通量与商品库存之比,则是从商品库存角度来衡量货币流通,以此作为对用商品供应方法的补充。

1 :5 这个比值适应于一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商品库存结构上,它要求合理的商品结构,如果库存结构不合理, 滞销积压商品过多,1:5 的比值便不能反映货币流通稳定。另外,在商品库存结构中,中高档商品库存比例上升,也要求提高现金流通量与商品库存的比值,因此,需要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不断校正其比值。

  1. 现金流通量与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之比。

农副产品收购是我国现金投放的重要渠道,同时在消费资料供应中,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大小, 对于市场货币流通状况具有紧密的联系。

根据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货币流通正常的年份,l 元钱的市场货币流通量,应有 4 元钱的农副产品收购额,即现金流通量与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比值为 1:4,如果达不到这个比例,则表明货币流通不正常。当然,随着市场消费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衡量方法有其一定局限性,需要不断进行修正。

(二)物价水平的变动。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过程的客观需要时,则会引起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而币值下跌又会在物价变动上表现出来, 造成物价上涨,可见,货币流通状况总要表现在物价水平上,因此,物价水平变动便成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志。

在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就是用物价指数变动用于衡量货币流通,物价指数上涨率就是通货膨胀率。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物价水平变动虽然可以作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标志,但有其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下列两个方面:(1)我国现行的商品价格包括国家的统一定价、企业的议价、农贸市场和集市贸易的市场价格。国家统一定价受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很小,当流通中货币量过多,冲击市场和物价时,这部分物价变动不是很大,由此则使物价水平变动不能完全和准确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2)影响物价水平变动的因素很多,既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例如,我国有计划调整某些商品价格,或对价格体系进行改革,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由此来说明货币流通状况显然是不正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完全用物价水平变动来衡量货币流通状况具有很多困难,正因为如此,我国过去习惯采用经验数据来进行判断。

但是,从总体上说,物价水平变动仍然是衡量货币流通稳定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货币流通状况将会更灵敏地直接反映在物价水平变动上,物价水平变动将会逐步成为衡量货币流通稳定的主要标志。

(三)其他衡量标志。

在上述衡量指标以外.还可以运用其他一些指标,作为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标志,主要包括下列两个指标。

  1. 商品供求关系。在流通中货币量超过流通过程的客观需要时,它不仅会引起物价上涨,而且会造成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商品供求关系紧张, 由此会出现凭证、凭票、排队、惜售等经济现象。这样,便可以通过商品供求关系状况来判断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如果商品供求关系长期全面紧张,则表示流通中存在着过多货币量,反映货币流通不稳定,因此,商品供求关系也是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的一个标志。

  2. 用生产发展速度或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货币投放增长速度相比较。生产发展速度或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表明当年商品供应量的增长,而货币投放的增长速度,则体现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增长。在正常情况下,货币投放增长速度应低于生产发展速度或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说明商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货币购买力增长,货币流通才能保持稳定。如果货币投放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发展或国民收入增长,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增长过快,缺少足够的商品供应, 货币流通便难以稳定。因此,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生产发展或国民收入增长相比较,则能衡量货币流通是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