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扩大对印度的侵略与印度土兵起义英国扩大对印度的侵略

早在英国染指中国之前,它已在亚洲大陆南端的印度进行了殖民侵略,

并将该国变为其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在此期间,英国殖民者通过种种手段扩大侵略,加强殖民统治和剥削。这样一方面使英国从印度掠取的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激化了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 19 世纪中叶的印度土兵起义。

1600 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作为其侵略印度的主要工具。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东印度公司主要通过进行贸易和设立商站和管区等方式来对印度进行搜刮,并为扩大侵略奠定基础。其中最主要的商站及管区有马德拉斯(1639 年)、孟买(1688 年)和加尔各答(1696 年),由省督管辖。到 18 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一地就设立了 150 处商站和 15 家大代理店。从这时起,英国改变侵略手段,转而主要使用直接发动战争的手段来扩大其侵略。1757 年 6 月,英国乘印度大封建主内讧,发动普拉西战役, 用武力占领了孟加拉。在英法百年战争(1756—1763 年)后期,英国摧毁了法国在印度的势力,独霸了对印度的统治。1773 年,英国议会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改原驻加尔各答的省督为总督,由议会任命,拥有管理英属印度全部领土的最高权力。东印度公司亦巩固了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1784 年英国议会又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行政法》,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直接统治者。1799 年,英国殖民者发动第四次迈索尔战争,占领了迈索尔地区。1813 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1817 年又发动针对马拉特人的战争,侵占其居住地。1843 年,英国吞并信德地区。1846 年 3 月,英国运用武力兼并旁遮普,完成了对整个印度的征服。

英国殖民者在政治上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将三分之二地区置于其直接控制之下,对另外三分之一地区则通过印度王公进行间接统治。英国统治者利用其统治权,制订一系列剥夺印度各阶层的政策,建立一整套殖民统治制度。在经济上,英国殖民者征收各种租税、进行掠夺性贸易和控制鸦片及食盐贸易等大肆搜刮,积累资本。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汇回国的款项在 1813 年—

1828 年间平均每年 169 万镑,1837 至 1838 年度为 230 万镑,1857 至 1858

年度增为 616 万镑,而同年度征收土地税额为 1535 万镑。

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和剥削,引起了印度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手工业者由于大量英国工业品的输入而大批失业;农民则由于各种新土地制度的推行而大大增加了田赋的负担;部分王公的领地遭蚕食或兼并;土兵遭到歧视,其宗教习惯亦得不到尊重。凡此种种,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了印度各阶层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848 年任印度总督的大贺胥勋爵所推行的政策更似火上加油,直接导致了土兵起义的爆发。

首先,大贺胥采取强化兼并各王公领地的政策。为此,他提出了“转属说”原则,规定没有直系后嗣的王公,死后即丧失其领地,转属东印度公司所有。用这种方法,英国殖民者兼并了萨塔拉、那格浦尔和詹西等土邦。同时,大贺胥还采用土地调查的方式剥夺印度王公和地主的土地。在土兵起义

前的 5 年中,他委派孟买伊纳姆调查委员会,对地主的地产所有权进行调查, 在德干将两万多处地产没收。①其次,殖民军中印度土兵的处境显著恶化。土兵的薪饷减少,特权被取消。1856 年又颁布新募兵法,规定土兵绝对服从长官命令,并用新兵取代旧兵,企图完全剥夺其原有的权利。

此外,西方文化在印度的传播造成了一种较广泛的惊恐和仇视,而殖民者故意无视或亵渎当代宗教习惯的行径更加剧了这一趋势。随着铁路、电报等新技术的引入和西方教育的推广,寡妇殉死和杀婴等习惯被废除。1856 年的《宗教资格丧失法》,对于放弃原有宗教信仰者的公民权继承权予以法律上的保障。同年的《印度教寡妇再嫁法》,承认寡妇再嫁合法化。①这就使印度民众,尤其是其中的保守阶层感到,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将要毁灭和取代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以及当地的社会制度和习俗。英国人还漠视印度教关于种姓的一些规定:即凡渡海或到伊斯兰国家生活饮食者,将失去其原有种姓, 将印度教土兵由海路运往缅甸、中国作战,或赴阿富汗、伊朗等国执行任务。军队中子弹上涂有牛油、猪油等油脂,而且使用前须用牙咬掉子弹的尖端, 更使土兵们难以接受,因为这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来说,属禁忌行为。

当时的局势为土兵起义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印度军队中欧洲部队仅45,322 人,印度部队为 23.3 万人。③一些重要地区,如德里、阿拉哈巴德等均由印度土兵驻防。同时,英国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波斯战争和鸦片战争等,对印度的控制似有所放松。对此,英国驻密拉特的专员写道:“一种权力意识已在军队中滋长起来,而这种权力只有通过兵变才能得以行使。枪声一响,这种潜在的反叛精神便见诸行动了。”在 1857 年—1859 年印度土兵大起义之前,各地已爆发了一些较具影响的起义,如居住在马拉巴尔海岸的莫普拉人于 1849 年、1857 年、1852 年和 1855 年举行的暴动,桑塔尔人于1855 年—1857 年举行的暴动。

1857 年 3 月 29 日,驻加尔各答附近巴拉克普尔的第 34 土兵步兵团发生暴动。该团在操练时,一名名叫曼加尔·潘迪的土兵从队列中跃出,高呼: “起来!弟兄们,为了自由,向阴险的敌人进攻!”并开枪打死英国军官。4 月 8 日,潘迪被处以绞刑。这一事件对土兵大起义的爆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