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7 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是 17 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革命、内战、共和
国、复辟等几个时期,自幼受人文主义教育,潜心研究科学和诗歌。1637 年
—1639 年他曾到法国、意大利等处旅行,在巴黎会见了格劳秀斯,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近郊会见了因科学发现而受到天主教迫害的科学家伽里略,回国途中到过日内瓦。
1644 年 11 月,当议会中的长老派恢复已被革命扫除的书报检查制度时, 弥尔顿发表了《为言论自由致议会的呼吁书》(Are-opagitica)①。文中认为,言论自由是维护共和制度的必要条件。应该实行出版自由,把一切门户打开,让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角落。真理犹如永不枯竭的源泉,如果真理之泉不是永远奔流不息,它们就会变成一潭不流动的死水。如果杀死一个人,那不过是杀死一个理性动物,但如果是毁了一本好书,那就是消灭了理智本身, 因为人都是具有理性的。如果实行言论自由,人们就可以通过自由交换思想和辩论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真理。②文中还以伽里略的遭遇为例说明自己的思想。此书在 17—18 世纪欧洲各国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
来在 1905 年俄国革命时还被译为俄文。
1649 年 1 月 30 日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国内王党分子掀起一阵喧嚣咒骂。在 2 月份就有一本名为《圣容》(Eikon Basilike)③的书出版,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年之内在伦敦就再版了 35 次,在国外出版了 25 次。④著者
以查理一世的口气,记述了他对 1642 年以来事件的看法。王党分子对此书备加赞颂,说它是“无可比拟的、最受敬仰的书”,是一本值得永久纪念的书, 比埃及的金字塔还要高大。⑤有人甚至说,这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查理一世, 与其说是一个人或国王,还不如说更似一个神。①不过,这书是否为查理一世亲手所写,曾引起长期争论。现在公认的看法是:它原是查理一世在 1642 年以后陆续写的片断感想,后落入苏格兰人之手,最后传到了牧师约翰·高登手中。高角将之整理、誊写,并加了最后的 3 章,然后出版。②该书出版后发生了很大影响。③为了驳斥由此书所引起的王党分子对革命的诬蔑,弥尔顿
① 这书的全名是:Areopagitica;A Speech of Mr.John Milton for the Liberty ofthe Unlicened Printing,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 Areopagitica” 一词来源于雅典卫城附近的山脉 Areopagus,这里是雅典最高法庭开会之处。
② L.Miller,Milton’s Areopagitica ,1975,P.309.
③ Eikon Basilike.The Portraiture of His Sacred Majesty in His Solitudes andSufferings,1966.
④ C.Hill,MiltionandtheEnglishRevolution,1979,P.172.
⑤ Ibid.P.XIV.
① C.Wordsworth,Who Wrote Eikon Basilike,Considered and Answered1842,P.110.
② Francis F.Madan,A New Bibliography of the Eikon Basilike,1956,PP.138—140.H.R.Trevor-Roper,Eikon Basilike,the Problem of the King’s Book,in Historical Essayes ,1957,PP.211—220.
③ 连科学家艾萨克·牛顿都从这书中抄了一些诗,送给他的女友。J.Carey andA.Fouler:The Poems of John Milton,1968,P.261.
写了《反对偶像崇拜》(Eikonok Plastes)一文。文中指出,查理一世是挑起内战的祸首,人民反抗暴君的行为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
在欧洲大陆,君主主义者和天主教徒也对处死查理一世之举掀起一阵鼓噪。这些人的论点,集中反映在莱登大学教授萨尔马修所写的小册子《为国王查理一世辩护》中。这书是应查理一世之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的请求而写的。书中号召各国君主联合起来,在英国恢复君主制度。为了反击这些反对革命的言论,弥尔顿在 1651 年受共和国政府之托,用拉丁文写了《为英国人民声辩》。文中反驳了萨尔马修的国王只对上帝负责的说法,指出,国王不过是英国人民的公仆,不论是根据上帝的法律或是根据民族的法律,国王都应该像任何别的人一样受法律约束。当一个国王变成暴君时,人民有权对他进行审判并将之处死。弥尔顿的书传到欧洲后,君主主义者对之气恼之极, 在巴黎和普鲁斯被反动分子焚毁。1654 年,弥尔顿又写了第二篇《为英国人民声辩》,其中包含了一些自我辩护的自传性的段落。
共和国成立之后,弥尔顿被任命为国务会议的拉丁文秘书,他担任此职一直到 1660 年复辟时。复辟前夕,他出版了《建立自由共和国的简便途径》。文中为“昔时美好事业”即共和主义辩护,并指责当时四处泛滥的君主主义思潮,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了“被错误引导的和腐败的人民大众的缺陷”。
复辟后,弥尔顿一度躲避了起来,后被捕,因已双目失明被处以罚金后释放。此后他即隐居,专门从事写作。由他口授,他的女儿笔录下来两首诗和一个悲剧,包括著名的《失乐园》。《失乐园》写于 1658 年至 1663 年间。
①它引用《圣经》中撒旦反抗上帝,被上帝打入地狱的故事,把上帝描绘为一个被一群阿谀奉迎的天使们所包围的自私自利的暴君,而撒旦却具有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虽被打入地狱,仍尽量设法复仇。诗中反映了著者对复辟王党的憎恨之情。其中关于撒旦和上帝交战的描述,反映了议会同国王斗争的情景。当写到撒旦时,有声有色,铿锵有力,常有强烈的同情语调,但也指出了撒旦的野心和骄横跋扈。这反映了弥尔顿思想上的矛盾,同时也可能是他对革命胜利后掌权的资产阶级贪权而谋取自利的不满,其中隐含了对克伦威尔的批判。
不过,关于《失乐园》的中心思想,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①不仅对这篇作品,而且对整个弥尔顿的思想评价长期争论不休。有人说:“弥尔顿是英国诗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的人物,在他身上所引起的争论,甚至比英国革命本身所引起的争论还要多。”③英国和美国的天主教徒、君主主义者对弥尔顿恨之入骨,然而进步思想家如英国的布莱克、雪莱,俄国的赫尔岑,法国的米拉波以及美国的杰斐逊等则对弥尔顿的作品评价甚高。英国的宪章派人士大多都是弥尔顿的“知音”。凡是爱好自由、民主,痛恨专制暴政的人, 当读到弥尔顿的《论言论自由致议会的呼吁书》时,无不为之感动。一个当代历史家写道:“即使在我们这个老于世故的时代,谁能够不为弥尔顿在《为言论自由致议会的呼吁书》中表现出来的对言论自由的热烈信念而激动不已呢!”①
① ②C.Hill,Milton and English Revolution,1979,P.355.
③ Ibid.Introduction.
① H.N.Brailsford,The Levellers and the English Revolution,1976,P.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