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特殊横截面,受社会关系制约。

社会关系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凡是在社会共同的生括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彼此之间形成的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第一是生产关系系统,这种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形成一切其它形态关系的基础, 对其它形态关系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第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系统,它是人们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意识形态的关系,即政治、道德、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映。第三是人际关系系统,它是人们在群体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各种心理形态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在每种社会关系的内部,为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的关系所制约并对其产生调节作用。在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人际关系系统属于最低层次,属于微观环境,因为人际关系所研究的是社会群体,是直接与个体及其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心理学问题。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的基础。人们进行交往,形成不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宗教关系、伦理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等,都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都是由于人们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有些人际关系具有阶级性。

人际关系系统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相互认同、情感相融和行为相似。其中,相互认同是通过知觉、表象、想象、思维和记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活动而实现的;情感相融,是以彼此喜爱、亲切、同情、热心、照顾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相似是彼此言行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类同。只有相互认同、情感相融、行为近似,才能产生人际吸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种类,从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和心理相融程度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固定的人际关系和非固定的人际关系;相融的人际关系和不相融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地域关系、师生关系等都是具有固定性的人际关系。非固定的人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依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心理关系。首属关系和次属关系,组织关系和私人关系,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等,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统属非固定的人际关系。相融的人际关系,是以彼此认识协调、情感和谐、行动合作为特征的。不相融的人际关系,是以彼此认识失调、感情冲突、行为以抗为特征的。

人际关系的测量,采用社会测量法和参照测量法两种方法。测量人际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的多样性。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冲突的解决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第一,人际关系的训练法。它源于霍桑对民主式领导的研究,强调对对方的和气、亲切、理解及需要的满足等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第二,职位角色扮演法。它就是在假设的情境中存在着一系列尖锐的矛盾,让群体成员人假戏真作,体验当事者的心理感受,从而消除人际关系之间的不必要的误会和心理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