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师群体中的道德要求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许多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教育,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任何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和劳动者的培养,都是教师群体劳动的结晶,都是教师群体共同协作的结果。群体性和协作性是教师劳动的又一基本特征。学校内部的教师,都经过某一专业学科的学习并接受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武装,他们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并在同一教育环境中从事工作,从总体上说,教师与教师之间既并列平等,又需要团结合作的关系。教师劳动的目的在于为建设事业培

养人才,教师与同事们都是为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广大教师只有在互尊互学、团结协作的气氛和环境中工作,才能顺心顺利地为社会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所以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育目的统一性的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培养人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独立完成的,要办好一所学校、培养好一个人, 都不是哪一位教师单凭个人劳动所能奏效的,而必须由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另外,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以及能力的全面提高的要求。教育劳动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全面的,这一切并不能够完全通过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而获得,教师为尽快在自身素质方面完善起来并提高其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参加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和充实、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年长教师以及优秀教师们通过传、帮、带,指点方法、传授经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案的设计、教育步骤的实施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如果教师之间缺少合作,仅靠个人的单枪匹马去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就会相当缓慢,在教育过程中其劳动也很难获得成功。

教师与教师之间具有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他们的合作关系对于人才成长、学校建设、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师之间毕竟在性别、年龄、性格、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成绩以及工作分工等方面存在不同, 整个教师关系已可以构成一个相当大的系统,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关系,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教辅人员,教师与从事行政、后勤工作的同志之间的关系等等。人与人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分歧,教师在现实的职业劳动中也同样会产生矛盾。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为这个统一的目的服务的教师劳动的分工也是必然的,只有在分工不同的教师集体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培养人和建设好学校的任务。但是教师劳动的分工使教师劳动在形成上是以个体方式进行的。每位教师都对自己提负的特定任务负责, 这就造成了一种好像每个教师工作的效果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假象。在对工作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会过高地评价个人的贡献, 忽视或否定其他教师的作用,或者在工作中为避免涉嫌“干预他人”,对其他教师的工作采取不过问、不关心、不主动配合的态度,这样必然会导致教师之间的矛盾。教师集体一般是由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以及具有不同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在教育活动中,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这也是导致教师相互之间产生隔阂或造成不团结现象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旧传统和新观念的态度上不同,也会造成教师之间的矛盾。有的人承袭了旧的社会制度沉积下来的坏习气,认为“同行是冤家”,于是形成一种互相拆台的心理,妨嫉同行、有意无意损害其他教师的名誉、搞资料封锁等等,这种思想和行为对教师队伍建设起了极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争意识的冲击下,形成竞争就是排挤他人的片面意识,造成为突出自己,搞“知识私有”,争名夺利的现象。

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得好与坏,教师间团结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成绩。对于教师间的矛盾,一方面要靠行政手段和方针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大量地主要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教师

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十分重要。概括起来这种要求就是:教师要关心集体中的道德要求十分重要。概括起来这种要求就是:教师要关心集体、依靠集体;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密切配合、正视成绩、虚心学习; 扶助新人、共创发展条件。

现代教育是一种群体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它需要教师之间的通力使用, 教师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当关心和维护教师集体的利益,因为如果没有这样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那么所谓正常的教育就很难想象。教师应当依靠都是集体,积极向集体汲取知识的营养,充分利用任何创造的教育时机和条件, 进行创造性劳动。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位都是在性格兴趣、情感情绪、品德基础、学术观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教师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则不完全一致,这些都是造成教师间的意见分歧的原因。教育活动和谐的教育环境、和睦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于此就该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团结起来为教育教学工作献计献力献身。如同一年级的教师间的应互通信息、互通资料,不应为了况争而忽视对同一年龄阶段沉重身心发展状态的正确分析;不同年级的教师之间则要互相照应,低年级教师为高年级教师工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高年级教师要向低年级教师了解情况, 学习经验,以搞好教育上的过渡和衔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再如, 教师之间有分工,所教课程科目有不同,而各门科目的学习对于沉重的全面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教师往往由于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偏爱,而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又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些科目的重视,从而引起“傲慢学科”的出现,造成教师之间为此争地位、争课时而产生矛盾。在这时, 我们要求教师们对开设的各门课要有科学的认识和全局的观念,不要片面强调自己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而应本着为沉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关心学生其地门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各科学习是可以相互提携的,偏科的存在必然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师应当有这样的远见和认识。教师要注意处理好与教辅人员、学校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认识到正是由于这些人员配合、支持和保障,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的,同时要主动与他们共同配合,做做学生其它方面的工作。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心尽力尽职,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对于这样的教师、对于这样的成绩,其他教师应给予承认和肯定,不应嫉妒怨恨,而是要以虚心的态度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以求改进自己的教育劳动,提高教育水平。作为有成绩的教师也不应对自己沾沾自喜,要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本着对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原则,向其他教师敞开心扉,主动提供方法和经验,以求使教育工作在更科学更全理的轨道上发展。

总之,教师共同遵循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道德要求的规范,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