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除夕话“年饭”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饮食文明,这种饮食文化传统在新春佳节全国各地的“年夜饭”中得到充分体现。

年三十除夕夜,家家团聚吃“年夜饭”,一般地说,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谐音“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同时“年夜饭”,吃法却各有讲究。比如,北京人包饺子吃得实惠,饺馅肉多菜少,进口一个“肉丸”;天津人喜欢拌水馅、香油、酱油、蛋液齐全, 要吃个美味水灵劲;东北人独出心裁,将肉剁碎后,用好汤浸泡,待肉末吸足汤汁后再包,别有风味。吃年糕,各地也是花样纷呈。北方人习惯做白年糕,塞北城乡做的是黄米糕,江南一带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吃糯把粑, 台湾同胞则吃红龟糕。年糕的形状不同称谓也不同,尺余见方的称“方头糕”, 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形狭而长叫“条头糕”,形阔者称“条半糕”。年夜菜肴,也随着各地的不同风俗而各异。苏州人喜爱选择起名吉利的蔬菜, 象黄豆芽当地称如意菜,花生叫长生果,荠菜音似“聚财”。南京人过年少不了一个“寒素菜”,就是把菠菜、芹菜、胡萝卜丝、酸菜、金针、木耳等

十种素菜以素油炒成,是一道既去油腻又爽口的菜。上海人年夜菜必上一盘“蛋角”,是用鸡蛋液吊皮,鲜肉制馅,又好看又好吃。绍兴除夕夜有一碗“誊冻肉”,碗面上摆个白誊头,寓意“有想头”。年夜菜各地大多都少不了一条“整鱼”,但是这条鱼是不能动筷子的,因为鱼、余同音,有的地方干脆就用一条木雕的鱼配在菜盘里,真正成了一种摆设。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饭还专门买生萝卜,每人咬一口,叫做“咬春”。福建普江家家户户在厅堂的案桌上,摆一钵“年饭”,上插桧花、四季花,俗称“春枝”。此外, 许多地方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还要准备一些瓜果豆类,如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干(全家福)、吃人生果(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