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史话

火锅,是以陶或金属制作的炊食具,尤以铜质著称。它源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有炊与食合一的陶鼎。《三国志》曾记述魏文帝赐给相国钟县一口“五熟釜”,釜分数格,中置火,四周汤沸,可同时煮数种食物。此似为火锅雏形。

大约在 1400 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由铜鼎发展演变,出现一种同现代火锅相仿的“铜锅”,人们用以涮食或氽食羊、鸡等肉,当为使用“火锅”的开始。唐代火锅已流行开来,用泥土筑炉,下盛炭火,上置砂锅,名曰“暖锅”。白居易的一首诗曾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其中“红泥小火炉”句即描写了火锅小灶的特色。,到宋朝, 火锅的制作与使用有了新发展,吃法也更为讲究,涮肉火锅要求肉片薄,加以酱、酒、花椒等调味佐料,并按照不同的口味,用不同的佐料蘸食。在内蒙古一座古代墓葬中,发现绘有火锅的壁画,据考证,是辽代初期的涮肉火锅。清代,可以说是火锅史上的鼎盛时期。火锅由陶制砂锅发展为铜制。各种涮肉火锅从民间进入宫廷,并列于清宫膳单之首。清帝乾隆更酷嗜火锅, 他巡视江南时,所到之处,地方官都以火锅迎驾接风,于是火锅又由北向南传播开来。另据史书记载,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清官特设“千叟宴”,除山珍海味之外,并备有 1500 多个火锅,堪称历史上最大的火锅宴。

清末民初,火锅已传遍全国,而且品种繁多。由于地区不同,风味各异, 如今的火锅更是花样翻新,异彩纷呈,出现许多名扬九州的火锅品种,如江南的三鲜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华北的羊肉涮锅,各种各样的什锦火锅, 还有荟革各种去骨肉片的“四生”、“六生”、“八生”、“十二生”的诸类菊花火锅,等等,真是百味交集,各具特色。火锅按其做法和吃法,一般还可分为涮锅、清汤锅和码锅 3 种。涮锅以细嫩的薄肉片为原料,猪、羊、鸡、鱼以及海鲜均可,等锅中的汤滚沸后,用筷子夹肉片在汤中烫熟,然后蘸佐料吃;清汤锅,是将清(鲜)汤烧沸,再放入调料,将切好的肉片、蔬菜等边吃边下;码锅是将原料分层置于锅内,精料码面,加入佐料高汤,开锅煮熟而食。

火锅,尤其在秋冬季节,最得人们的偏爱。“围炉聚饮欢呼外,百味消融小釜中”,真是一种别有风趣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