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的经营信念——信为本
包玉刚青年时代曾投身金融界,声誉斐然;50 年代中期始营航运业,并终成“世界船王”;80 年代初,舍舟登陆,并染指航空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海陆空“三笔总司令”和举世闻名的实业界巨擘和社会活动家。纵观他的创业历程,他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遇难呈祥,离不开他那以信为本、讲求信誉的经营风格。
有人说,无商不奸,但包玉刚在这个大染缸里纵横驰骋大半生,却一点不受污染。在他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经营方法获得了完满的结合。他的信誉、顾客的支持,是他的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大法宝。
包氏全家于 1948 年下半年离沪赴港,开始了他们艰难的创业历程。包玉刚过去从事的是银行业,但当时香港的银行业基本上控制在英国资本家手中,因而无法重操旧业。于是,包氏家族在经营方向上展开了多次讨论。他的父亲包兆龙认为,香港政治经济地位相对稳定,经营房地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但包玉刚却高瞻远瞩,认为航运业更有发展前途。一开始,全家人对他的开拓航运业的主张极为反对。但他一旦认准了方向,便不肯轻易放弃。终于,在 1955 年,刚满 37 岁的包玉刚得到了父亲的允许,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航运事业。
在包玉刚刚刚踏入航运业的时候,竞争异常激烈,有早在他 10 年前就已建成船队的颇具实力的董浩云集团,还有国际上的皇家壳牌集团、日本邮船公司、大贩商船三井船舶公司、美国埃克森国际公司、希腊船王集团等等, 航运市场更加如同变化无常的海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怒涛,想在这样一个极端恶劣的领域里占领一席之地,把稳船舵,是极端困难的。
他的银行家头脑以及超人的胆识帮助了他。他不想“大打出手”硬拼硬比,更不想采用其他船东们的租船方法。他走了一条看似保守实则稳健精明的路子:把船长期租给资信可靠的租户,然后凭租约向银行贷款,再增购船只,扩大船队。
在航运业搞低租金长期合同,早在 30 年代美国轮船大王就试行过。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它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没有足够的远见卓识是很难的。当时香港和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是短期结算的方法,即按船只行程计算祖金, 从短期的眼光来看,确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而包玉刚却敏锐地看到,一时的景气与繁荣过后就可能遇到萧条与危机,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忽视了长远的打算。应该采用有利于长期稳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办法。
因此,他决定以信用为基础,把船长期租给资信可靠的租户。并以此建立自己的声誉和牌子,从而可争取到银行的贷款和客户的长期支持与合作。
经过一番波折,包玉刚筹划到了一笔资金,终于购买到一条 8700 吨位、
已有 20 年船龄的旧船“英谖纳”号,而就是这样一条旧船,包玉刚一见倾心, 请人整修打扮一新,并起了一个响亮吉利的名字——金安号,以此开始了他的船运业。他首先把改名为“金安”号的轮船租给了日本一家公司。然后, 他用所赚的钱购买其他船只。到 1956 年底,他已拥有 7 艘船只。此时,他的事业已打下了基础,“以信为本”的经营风格也已形成。1961 年,包玉刚与日本造船商签订了造船合同,包玉刚属下的 90%以上的船只出于日本造船厂。从此,他的事业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
1959 年,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国际航运价格猛涨,而包玉刚的船只
恰逢租期届满,真是天赐良机,他以高得多的租金续订了租约。他的船队也增加到了 7 艘,包玉刚已在航运界小有名气了。
从 60 年代开始,石油成了全球紧俏商品,成为左右国际贸易的主角。中东产油国从石油贸易中取得了大量美元;经营石油买卖的西方公司成为国际企业中的明星;运输石油的大船东也登上了航运界的宝座。
当时希腊、挪威的船王,都采取“待价而沽”的态势,尽可能从租船业中赚取高额利润。包玉刚也购进了 4 条小油轮,但他不为暴利所动,坚持遵守与客户之间所形成的合作关系,以信为本,一如既往地以低价把船只长期出租给英美的石油公司。
终于,石油危机爆发了。石油需求量急剧下降,油轮租用量以及运费都在直线下跌。大批的超级油轮闲置起来,成为不堪重荷的负担。哪怕闲置一天,船东就得支付 3 万到 4 万美元的开支。包玉刚“防患于未然”的方针却使他立于不败之地。他的船队不仅没有大伤元气,而且扩大了规模,已经将欧洲船东远远地甩在后面。终于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船王。
包玉刚之所以能够平地崛起,后来居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笨办法取得用户的信任,在经营管理上超过同行。宁可少赚钱。也要尽量少冒险——这是我的座右铭。”包玉刚把“取得用户的信任”视为首位的因素。
包玉刚不但在生意场上注重信誉,在生活中也向来恪守信用为做人的准则。他对讲求信用的人十分尊重,但对那些背信弃义、不守信用的人则深恶而痛绝之,耻于与之交往。
有一次,在一个朋友的一再相求下,包玉刚把一条货船租给了一个港商, 期限六个月,但没有和他签订长期合约,因为包玉刚对此人不是十分了解, 只是听说此人喜欢搞买空卖空,经营一些皮包公司之类的东西。包玉刚之所以把船租给他,主要是看在朋友的面上,且又是短期的临时性租借。而那个港商也曾在他和他朋友面前发誓赌咒,决不逾期,包玉刚只好无可奈何地租借给他一艘船。
然而,租约到期之日,正值苏伊士运河关闭引起航运费飞涨的黄金时期, 因此那个港商挖空心思,寻找各种理由,迟迟不把到期的货船退回,企图继续租用包氏的低租金货船,并主动把租金抬高了一倍,并且预付 1/3 的租金。但包玉刚则坚决维护信誉,不为这高租金所动,回绝了那个港商的请求。收回货船后,包玉刚立即把它租给另一家信誉较好的日本航运公司,依旧执行他的低租金长合同方针,而不贪图眼前的短合同高租金的暂时利益。
不久,埃以战争结束了,关闭的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航运费迅猛下跌, 那个冒险投机的港商不得不宣告破产,而那些租船给他的船东同样蒙受了很大损失,有的甚至也跟着破产了。在此期间,唯独包玉刚既没有受到运河重新开放而引起的营业波动,也没有遭到因租户破产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包玉刚先生非常恪守信誉,再加上本人的精明强干,他的事业获得迅猛发展。时至 1931 年,他已拥有大型巨轮 200 多艘,总吨位 2100 万吨。子公司或代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包玉刚因此获得了“世界船王之冠”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