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的欧美化工业

世界的石油化学工业进入了“战国时代”。欧美化工大企业在 90 年代, 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全纵连横”,企图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大竞争中掌握主动,强者更强、或由弱变强。而且,其战略重点正迅速地向亚洲转移。

目前,欧美主要化工企业的利润状况见下表:

欧、美主要大化工企业的纯利润(100 万美元)

企业

1991 年

1992 年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BASF

627

395

519 792 1725

Bayer

1101

974

803 1216 1689
Hoecust

819

759

485 841 1571
道氏化工

942

276

644 928 2071

杜邦

1403

975

566 2727 3293

ICI

957

207 288 549

1991 年,杜邦发表第一期 10 亿美元经费的消减计划。到 1992 年底,杜

邦以美国为主,裁员 9000 人,可谓大刀阔斧。接着,杜邦推行第二期 10 亿

美元经费的消减计划。到 1994 年底,再次裁人数千。与此同时,杜邦积极展开所谓“事业选择”,首先买下加拿大的聚乙烯装置,1993 年又用丙烯酸与ICI 对换尼龙,并且和 BASF 联手展开大规模尼龙中间体的亚洲战略,包括向国的巨额投资计划。到 1995 年,杜邦的销售额达到 422 亿美元,比 1994 年增长 7%。

1989 年,道氏化工共有员工近 8 万人。到 1995 年,裁减了近两万,约占原来员工总数的 33%,令人吃惊。在事业整合上,道氏放弃了在 80 年代“多角化”发展的医药事业,把医药品子公司 MarionMerrelDow(MMD)72% 的股份转让给以“生命科学”为战略产业的德国的 Hoechst,化干戈为玉帛。同时,道氏还关闭或缩小其他非战略部门。道氏重新选择的核心事业是化工产品和合成树脂,并且,大肆兼并,加以强化。譬如,道氏收购了原东德 BSL 装置,加强自己在德国的乙烯和 PP 事业;从 Enichem 收购以 PTA 和 PET 子公司,扩大自己在 PET 树脂(广泛用于可口可乐等饮料的水瓶)的市场份额。道氏在德国和美国加强氯碱事业,在加拿大增设乙烯和 VCM 项目,取得委内瑞拉最大的烯烃企业 PBB 的经营权,在泰国投资 PS 项目,并正和泰国大企业SiamCe-ment 商谈 PE 项目。在 PE 方面,道氏高度重视 Metallocene 触媒的新技术开发,将这方面的权威学者常驻在新加坡,以期用新技术在大竞争中“执市场之牛耳”。在这个全球战略的延长线上,道氏发表在中国 30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建设以 60 万吨乙烯为中心、包括 PE、PP 等一系列诱导产品的综合企业。1995 年,道氏的销售额达 200 亿美元,比 1994 年增长 21%,营业利润增长 114%,其“核心事业”的营业利润则增加了 159%。

Hoechst、BASF 和 Bayer 号称德国“老三家”,二战时期曾经同属 IG 集团,相互之间有一定分工。BAsF 重基础化学,Hoechst 重化学中间体,Bayer 则接近最终消费市场。二战后,“老三家”虽然各自独立,仍旧保持各自的

侧重点,并且都曾经以科学家为统帅,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在业绩上不相上下。90 年代以来,“老三家”也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它们各自强化自己的“核心事业”,领导着整个欧洲化学工业的整合。

1994 年,德鲁曼就任 Hoechst 公司总裁,大刀阔斧开始了战略性大转变。德氏出身财务部门,结束了由科学家主政的历史(同时,Bayer 新总裁也出身于财务,BASF 新总裁出身于法律)。在德氏率领下,Hoechst、首先将公司事业划分为三部分:“核心部门”、通过整合可强化的部门和战略撤退部门。然后,以此为基准,展开对各项事业重新评价。结果,到今天,Hoechst 原有的 15 个事业部门已经减少到 7 个,130 个事业单位减少到 30 个。Hoechst的战略方针是“脱离化学”,把经营重心放在“生命科学”(医药、农药和营养品)方面。前文提到的从道氏化工收购医药公司,就是新战略的具体步骤。原有的聚酯纤维、塑胶原料等成为非战略部门,只能通过与其他公司的事业整合寻找出路。

Bayer 的战略目标是“世界最大的化学和医药品企业”,期望通过化学与医药二大支柱的互补效应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医药品方面,Bayer 没有大规模兼并或收购计划,强调在加强研究开发的同时,做一些合理化的调整。在化学品方面,Bayer 准备将有机制品和工业制品合二为一,统一管理,并在全球展开大规模合并和收购,譬如,收购 Monsanto 和 AB/SAN 树脂,收购南美最大的 ABS 公司过半数股份等等。目前,Bayer 在 ABS 树脂方面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台湾奇美实业;在 PC 方面也是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 GE。在这两方面,Bayer 都正在亚洲积极布点。首先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最近又发表两大原材料在上海的生产计划。ABS 的规模最低 10 万吨,PCc 则与上海氯碱合作,拥有 4 万吨生产能力。

BASF 的整合过程也是一系列的兼并与撤退,但在做法上不是单纯放弃“多角化”经营,而是选择效益较安定的经营事业。例如,BASF 收购 Boots、北陆制药(日本)、Sandoz 的玉米用除草剂事业,并且收购了 Zeneca 的纤维用涂料事业,以增加收益的稳定性。同时,BASF 从经营 60 余年的磁带领域撤退,又把自己的肥料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份卖给加拿大 PCS 公司。BASF 的战略要点在于“纵向整合”。BASF 拥有世界最大的化工厂,员工四万人,厂内以 15000 辆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从基础原料、中间产品到特殊产品, 都可以在这里生产,它与美国式的一家工厂一种产品形成鲜明对照。以这个综合大工厂为基地,BASF 展开全球范围的“纵向整合”。从比利时、西班牙、美国、墨西哥一直伸展到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建立跨国的工厂网络。BASF 依仗雄厚的资金,计划到 2000 年在全世界增加设备投资 200 亿马克(134 亿

美元),包括在中国南京投资 60 亿马克,建立以 60 万吨乙烯为中心的综合化工企业。

上述几家代表性欧美大化工企业的“合纵连横”,操作方式涉及合并、收购、与竞争对手做事业对换或连手、企业分割、重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