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组织再造工程

在 90 年代,企业经营环境面临了空前激烈的转变。科技的迅速进步,促使企业不断地推陈出新;交通电信的便捷,缩短了地理上心理上的距离感,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步抹去了商业上的国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要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在激烈竞争中独获优势,信息科技所引导的企业变革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如何充分使用信息科技,提高组织竞争优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早期,企业再造工程的观念一直围绕在信息科技上,这是第一代的企业再造,其过程是:信息科技的设计及运用,应以企业的流程为中心,而非仅限于某个单位或某个部门。这个观点并非只是“整合”各个单位而已,它还涉及所有组织内部的企业活动。这样的概念很快就被延伸:将整个组织视为一个整体的流程,并进而决定它的整体架构。这样就打破了长久以来,部门官僚体系所造成的组织机能障碍。

第二代的企业再造工程仍然重视信息科技的运用,但是却更强调企业是一个以资源为基础的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整个企业的运作被视为由大中小型企业紧密连结的运作过程,亦即由组织内的

(Intraorganizational)再造提高成为组织间的(In-terorganizational) 再造。

互联网络(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全球通讯设施的完善,促成了虚拟组织再造工程。虚拟组织再造工程是指:由不同的企业,各自负责企业间流程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几项价值活动,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网络,完成全部的企业间合作成果。他们各自独立运作,并针对自己具有某项专长的业务来表现能力。这个企业间网络可以迅速地掌握快速变化的机会,并与网络中的成员共同取得全球性的市场。

虚拟组织的行为是一个目标导向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虚拟组织可视为是一种模糊的企业组织形态,其存在是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目的。一旦这项需求消失,这个虚拟组织便会解散,并为下一个计划而改组,因此它也可以说是信息网络的变形组织,虚拟组织具有以下几点的特色:

  1. 卓越性:网络中的成员均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虚拟组织中的每一项功能或流程均是世界级的。

  2. 机会性:网络中的成员关系很少是固定的。这些公司可以为了一个特定的市场机会,而快速有效地结合网络中的成员。

  3. 高科技:这些公司企业要能结合起来共同运作须高度依赖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即时传递及处理信息,迅速协调行动及形成决策。

  4. 相依赖:各个核心公司以企业组织间连续生产的价值链整体为基础, 互补对方不足。网络中的成员将变得彼此愈来愈互相依赖,而成功便是基于彼此的信赖与合作之上的。

  5. 无边界:很难明确定义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界限。

其实,以上所谈的虚拟企业的 5 项特征,应该被视为是一个成功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标准,在许多世界级的卓越企业里亦可察觉到相同的特性。因此, 虚拟组织已不仅仅是存在于互联网络上的组织,也应该是一个成功企业所应逐渐采取的基本组织模式。

运用信息网络以寻找特定信息,运用电子邮件联络成员已成为标准的组织活动。当信息科技的运用愈来愈普遍,传统的组织会变得愈来愈像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现在,传统的层级式组织已被一群群能够快速回应市场的网络组织所取代。在这种组织形态中,组织变成一个由许多知识节点单元所组成的动态网络。这些知识节点可以是许多个别员工、专业团队, 也可以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存在的组织。因此,组织的成功来自于自身能力,以及知识节点的灵活性。

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决定什么流程应被放弃。只有最具竞争优势的价值活动,才有存留下来的必要。想要生存,企业得拆毁旧结构,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及顾客合作建立起新的网络。每个组织应有相当的弹性和速度, 并通过网络体系内的中介协调,以确保整个体系的正常运作。而信息网络在虚拟组织中则发挥了短时间形成联盟,协助企业界迅速抢得市场先机的作用。

实际上在许多产业中,虚拟组织早已存在多年了,例如:在娱乐业、建筑业及顾问业等产业中,他们常为了特定的目的形成团队,一旦任务完成之后就解散这个团队。而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型的企业组织正开始采用这种虚拟组织的形态以进入新的市场。耐克及锐步两家公司一向被视为是制造运动鞋的厂商,然而实际上耐克只有一个很小的制造单位;而锐步更是完全不从事制造活动。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是与亚太地区的运动鞋制造厂签定合约交由他们生产。这两家公司正是虚拟组织的例证,因为他们运用了信息网络串联起所有的企业活动。这样的虚拟组织形态使得他们能够很快的回应流行市场上的顾客需求。

可以预期的,在未来将会有更多以互相信赖为基础建立起的虚拟组织体系。在这种关系下,双方利益紧密地结合,成为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企业经理必须能确认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信息时代的绩效导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