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银行倾覆记
60 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地少人多的香港,地产市场日益兴旺。不但有许多企业炒地皮,连某些银行也参与投机。当年银行法规不完善,银行自律也比较差,如果出了问题,往往便周转不灵,进而无法应付储户提款。如此一来,银行最可怕的挤兑就会出现。一旦挤兑成为风潮,实力薄弱的银行便容易被一冲而垮。而有了倒闭的先例之后,储户将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向各家银行挤兑,这股强大的提款压力,若不是特别有实力的大银行,谁也吃不消。恒生银行当年便是这么遭到厄运的。
成为银行挤兑风潮中牺牲品的恒生银行,在香港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 论知名度,香港的银行恐怕无出其右的。不说别的,光是恒生指数便天天出现在电视报纸中,人们耳闻目睹恒生二字,如雷贯耳一般。它的分行网点共有一百多间,是仅次于汇丰规模的次大分行网,与华人居民有着深厚的历史关系。它前身是在 1933 年,由林炳炎、何善衡、盛春发和梁植伟集资 10 万,
成立的恒生银号。它正式开业于 1933 年 3 月 3 日,起初主要经营押汇、汇兑业务。日寇侵占香港,恒生不肯在铁蹄下俯首称臣,将资金调往澳门,改名永华银号,反映着这几位商人的爱国热诚和决不当日寇顺民的决心。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恒生于 1945 年 9 月回港营业。1949 年,林氏去世,何氏掌舵, 又加入利国伟、何添而成为五巨头领导。1959 年恒生注册资本达 3000 万港元,实收 1500 万元,积极筹备改组为银行。到 1960 年元旦,恒生银号正式改为恒生银行,并在九龙设立分行。1962 年,设在中区中环的总行 22 层大厦落成,分行亦不断增加,到风潮危机袭来前夕,恒生已有 9 家分行,业务兴旺,如日中天,没想到突遇飞来横祸,丧失了控股权,把卅年辛苦经营初具规模的基业拱手让人。
1965 年 2 月,首先是明德号周转不灵停业。引发出客户的恐慌心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储户们草木皆兵,挤兑风潮终于成为火山爆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它的银行与银号也跟着一起遭殃。紧接着是拥有 26 间分行, 平日作风冒进而不够稳健的广东信托银行亦经不起挤兑的冲击,也宣告停业。于是储户更加恐慌,以致一向稳健而且颇得客户信赖的恒生银行亦未能幸免。本来,谁都清楚,银行的经营就是利用大部分存款作信贷经营的,只保留一定资金应付日常提款。不挤兑侧己,一旦挤兑成风,银行便遭到厄运, 无法应付,必须靠政府金融当局和中央银行的支持才能渡过难关。当时,恒生董事局成员四处奔走求助,可惜包括华资银行集团在内,都束手无策。这就造成英资汇丰银行吞并恒生的良机。
其实,汇丰垂涎恒生由来已久。一是因为恒生银行经营有方,在居民心中信誉卓著;二是控制恒生银行与汇丰银行著名的“三脚凳”政策有关,所谓“三脚凳”是指汇丰银行在美洲以加拿大汇丰和美国汇丰为骨干,在欧洲以米特兰银行为骨干,在亚洲则以其香港总行和恒生为骨干的“三只脚”。汇丰也正是以此为经营战略一举成为世界第十大银行的。
恒生银行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好忍痛接受汇丰控股 51%的事实,换取了汇丰的援助。至此,恒生成了汇丰的控股银行。
令人费解的是,在汇丰接手恒生之前,港府对恒生的求助置若罔闻,而得到控股权之后,港府又假惺惺地从英国空运英磅来支持恒生,并宣布每人每日限取 100 港元的“应急措施”。其实,这些措施若能早一点实施,恒生
银行决不至于去签订城下之盟。这充分说明了港府偏袒英资,排斥华资的丑恶嘴脸。
值得庆幸的是,汇丰控股恒生之后,并没有颐指气使地改组恒生,仅派出若干名董事加入恒生董事局。恒生原来的华人领导也全部留任。这使得恒生的业绩在兼并后获得巨大发展,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及香港第二大银行。1972 年,恒生盈利 5472 万港元,到 70 年代后半期开始的 1976 年突
破 1 亿元大关,到 1978 年又突破 2 亿关,增至 2.08 亿港元。上市 15 年的
1987 年,恒生存款首破千亿大关,盈利增至近 13 亿港元,到 80 年代末的 1989
年,盈利更增至 18.2 亿港元。1991 年度亦即上市 20 周年的恒生,盈利达到
56.98 亿港元,相当于 1972 年的 100 多倍,总存款 2266 亿港元,总贷款 828 亿港元,总资产值 2594 亿余港元;这期间收购来的属下永安银行亦盈利 4.78 亿港元;年底市值 787 亿港元,名列当时香港上市公司第三名,仅次于母公司汇丰(1399 亿元)及香港电讯(1076 亿元),是香港第二大单一银行,分行及办事处达 126 间,这也算是一个不幸中之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