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求发展的 IBM

创建于 1924 年的 IBM 公司,自其建立之日起就一直以充沛的活力傲立于电脑行业,历经 70 余年而不衰。1991 年的销售额达 635.94 亿美元,雇员

344553 人,在世界 500 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六位。

这个“蓝色巨人”的创立、崛起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沃森父子。托马斯·约翰·沃森 1874 年出生于纽约,1924 年正式创建了国际商用

机器公司(IBM)。其管理方式倾向于独裁式的统治,职工的衣食住行都由公司严格规定。他甚至规定职工必须身穿深色的服装,内着白色衬衫,系条纹领带。他不允许雇员饮酒,甚至在工作之余也不行。但是,沃森能够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才能,把每个人安排在他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并根据能力和贡献付给报酬。同时,他非常关心职员的生活,注意做到兼顾公司、顾客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IBM 实行终身雇佣制,其职员的薪金也在各个公司中名列前茅。另外,公司还向职工提供名目繁多的各种福利待遇。

1950 年,斯佩里兰德公司发明了新型的电子计算机,比 IBM 公司的电动式打卡统计机的计算速度快 9 倍,这使 IBM 公司的产品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这次不幸事件主要是由于老沃森思想保守、抓研究和创新不够造成的后果, 老沃森为此宣布辞职。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父业,于 1952 年继任 IBM 公司的总经理。小沃森上台后,吸取父亲的教训,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时代是汹涌向前的潮流,企业必须顺应这个潮流。经过 9 年奋斗,IBM 推出了“1401” 新型晶体电子计算机,迎头赶上了斯佩里兰德公司。

从 20 年代始,IBM 的管理经营原则就一直未改变。小沃森大胆地抛弃了其父的管理方式,提出新型的管理方针:1、思考;2、充分尊重每个人;3、尽一切努力使顾客感到满意;4、尽一切努力把事情办好。小沃森极力推行他的民主、分散式的科学管理方式。他认为:让职工自由发表意见,并诉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可使公司上下打成一片,消除隔阂。各级主管也因此而不敢滥用权力,最后自然会给全公司带来最大利益。同时,设立意见箱,鼓励职工们提供改革意见,经专人审核,认为确实可行的,立即采用并给予重奖。

小沃森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当他于 1971 年退休时,IBM 的实力已比父亲把领导权交给他时超过了无数倍,并远远走在他的竞争对手的前面。蓝色巨人的电脑帝国终于建成。

1951 年,朝鲜战争爆发。小沃森立即致电杜鲁门总统表示支持,随即为美军开发出了巨型“防务计算机”。这台庞然大物就是 IBM 研制出的第一部计算机。从此,小沃森决定将计算机的研制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而进行的研究工作,使 IBM 获得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导致了公司的巨大成功。在后来的 15 年中,IBM 的生产以每年 16%的速度增长。

但是,当时 IBM 的实验室还没有条件在电子研究方面取得迅速进展。小沃森意识到了这种不足,于是决定将该公司用于科研和发展的经费由当时占总营业额的 3%增加到 6%。同时,为了克服高技术人才缺乏的困难,他一方面请来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专家为公司培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另一方面又以一台大型计算机和一笔巨额捐款为代价,使麻省理工学院答应为其培训高水平的计算机研究和操作人员。在其后的 5 年中,这些做法取得了回报,这些高技术人才为 IBM 研制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

先进的技术水平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使 IBM 的产品获得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了巩固这一优势,IBM 不断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投入。1986 年,公司的营业总额为 512.5 亿美元,研究与开发经费就达 52.21 美元,占营业总额的 9.81%。1990 年,研究经费超过 60 亿美元,约占销售总额的 11.5%。1991 年研究经费达 66 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9.9%。目前,IBM 拥有研究人员 30,000 多名,研究机构 4 所。

IBM 认为,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有市场,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以使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观察家认为,世界上很少有像 IBM 这样的企业进行如此频繁的重大改革的。

为了了解顾客的需要和引起公司成员对顾客需要的重视, IBM 公司将1987 年定为“用户年”。到 1987 年底,IBM20%的人员直接与美国的用户见

面,了解了用户对产品的要求。经过近 1 年时间的努力,公司降低了成本, 减少了不必要的生产,使利润有所上升。

1988 年,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但改革仍然继续进行。这一年 IBM 进行了 30 多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机构改革,将生产经营权下放至 7 个经营部门,其中包括产品生产决策权。IBM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策划能力,更快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以后的实践证明,企业竞争潜力的形成需要更大的基层自主权和决策权。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从 1986 年至 1989 年,每年的销售额以 15%的速度连续增长,所创造的产值相当于过去 25 年的总和。IBM 生产的主导产品转向软件、服务、小型电脑以及工业标准的电脑联网系统。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进入 90 年代,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IBM 又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产品质量上面。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各经营机构的自主权。1991 年 12 月 4 日,除产品开发自主权外,各下属公司又获得财政自主权。自此, IBM 总部不再为各公司的各项发展制定计划,而由各公司自主经营,以使之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的需要。

IBM 人认为,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 IBM 要迅速地将经营方向对准用户,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健全合作生产经营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