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的智慧
优秀班主任语文老师 宁云平
记得有人曾十分形象地把孩子比作一部艺术作品的草稿,这草稿中蕴藏着才能、禀赋,以及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各仲素质。负责对这草稿进行加工的首先是孩子的父母。
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小 S 在初一第一学期开学三十月后转到我的班上, 他是一个墩墩实实的胖胖的男孩。
他的到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是”声源”。上课时,他那儿总有各种噪音,不是起立时课桌中扔出了饭盒,就是翻书时撞飞了铅笔盒。每回巨响之后安静的片刻,你偏又能听到一阵磕碰金属的声音——小 S 的嘴在动!请他清除一下口中之物,居然是钉子、车钥匙乃至几枚硬币。自然,也有过无声之时,那你便会看到小 S 一副专注的模样,他正在啃着他胖胖的手指,并时时将手指伸到眼前,细加审视,而后又啃将起来。
小 S 是组里的“灾星”,他的不按时交作业是全班闻名的。一旦有人问及他的作业,他便低眉肴你,颤颤地小声一句:“忘了。”略一停顿,他便开始信誓旦旦:“下次我一定⋯⋯”催作业的组长终于走了,他又有了无限活力。他声也高,气也粗,招惹一些同学追打在楼道乃至桌椅之间。⋯⋯一时间闹恼了,他便泪眼萤萤地来到办公室:“老师,小 F 打了我一拳⋯⋯”小 S 还有一特大长处——极其关注各类测验分数。不管哪科哪门,只要
测验过后,他定准光顾老师办公室,全然不顾老师尚未买饭吃饭,全然不晓得老师需稍事休息。他堆着一脸的诚恳要求老师先判他的卷子,一旦扣掉了分数,他便涌出两行泪水,恳请老师为他加分:“一分也好,0.5 分也好。” 据说,分少了无法回家。
他是班上的“笑星”,赖在办公室里向老师要分成了名人快讯;上课方想起举手要求去厕所成了大家经常的笑柄;他喜欢与人抬杠些鸡毛蒜皮,那一脸认真执着更时不时叫大家捧腹不己。然而每每笑声哄起,他尚不明为何, 瞪着一双眼四下里望着,“笑什么?怎么啦?⋯⋯”
然而这孩子也有叫老师同学刮目相看的时刻,只要是他感兴趣的课,他便集中注意力,手也不吃了,眼也专注了。他在那时对问题总能做出最快的反应,并且准确率极显然,这是一个有着较大智力潜力的心理发展缓于实际年龄的学生。在他身上交织着不协调的两种品质,一是优良的思维品质;一是较低的心理品质。
小 S 的父母都是医生。父亲是医术较高的泌尿科医生,母亲工作在校医院。父亲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手术台和论文论著。母亲就成了当然的后勤与教育部长。
我见到了小 S 的母亲,一个朴素谦和的妇女,当她得知儿子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好的思维能力时,顿时笑弯了眼镜后面的一对眼睛。当听说孩子的不佳表现时,笼罩她全脸的是极大的疑惑。当我向她讲述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的密切关系时,她惊愕了。原来这位母亲包办了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从头到脚,从床上到书包里。精力旺盛的儿子的家务活只有一件——拿牛奶。儿子上学骑车她一路护送,儿子有忘带之物,她送到学校⋯⋯她告诉我,她这是第一次听说,还有个“非智力因素”。
不久,我又邀来了小 S 的父亲,共同商讨小 S 的成长问题。也许是我的口气过于坚决,态度过于严肃了吧,他以工作忙来表示自己对教育儿子的无奈。他说:“我已经发表了十四篇论文⋯⋯”这分明是推诿!”孩子是您夫妇俩留给这个世界的作品,”我坚持说,“他本应是精雕细刻的艺术品,而不是一张乱七八糟的草稿!”小 S 的父亲一愣,沉吟片刻,表示了对我的理解,他谈起了小 S 在家的“贪”“懒”以及“赖”。他说:“我们总以为他长大了就会好的⋯⋯没想到⋯⋯”
没想到?可怕的没想到!孩子的良好性格、高尚的道德需加规范,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培养,怎能没想到?⋯⋯这位父亲沉痛地追叙到了小 S 幼年,原来他是在一位人称“二百五”的老太太身边长大的。小学三年级时来到父母身边,他们只觉他始终是个地道的小孩,满心以为一切都将变好,
——只等他一天无长大。
“存在决定意识”,小 S 虽然承袭着父母的遗传特质,却抵挡不住“存在”的巨大影响,朝夕相处中,他无时不在接受抚养人的气质、习惯。
最让人痛心的是,孩子接回之后,这对夫妇又未能理智的及时地了解小S 的生活习惯特点及心里需要,及时引导。做母亲的因从前未能多对孩子施爱,便大增爱之频率,凡可满足,凡可代做,以为补偿。做父亲的因儿子未能遗传到自己的秉性,便怒其不争,一味地要求他的学习,盯住他的考分。每每学校考试,他们夫妇便分头承包儿子的各门功课,抓重点,做难题。而把这孩子的心理发展置于脑后。
儿子是母亲心上的“娇宝贝”,当她认定儿子手笨时,居然叫父亲将儿子削铅笔的事情整个垄断起来⋯⋯
“您不觉得您们犯了一个大错吗?您这是剥夺,您剥夺了他协调手指的权利!”“他手笨!”“正因为笨,才须自己练!⋯⋯您是学医的,应该知道手指发展与大脑成熟的关系啊!心灵手巧,这个连村妇女都熟知的道理, 居然被这外科医生遗忘!
这就是爱!这对夫妇从接回孩子的那日起,努力去爱小 S,然而爱得不智慧!爱得盲目,对小 S 有求必应,造成他成长上的偏差。长时间的与孩子分离,他们就无法与孩子建立“亲情联接键”。
众所周知,“亲情联结键”是亲子之间特殊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键” 是孩子日后生命健全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健康的“情感键”使孩子拥有安全感,以及稳定的信任感——信任自己、信任环境;而缺少这种健康的“情感键”的孩子多表现于内心充满焦虑,精力不易集中和“啃手指”的不良习惯的持续。小 S 自幼长时间抚育于他人,无法与双亲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即便如今回到了父母身边,母爱如同不变的阳光,无微不至的二十四小时照耀,也无法深入那早年荒芜了的孩子的心田。焦虑不安,承受越多的爱便越是惶惶然的小 S,体会不了父母之爱与家庭的温暖,诸事都处以紧张应付的状态,然不象同龄的同学们一样开始进入“自我意识”阶段,在师长的引导下逐步“自我完善”。
还能说什么呢?“欠债必还”,感情债也同样如此吗?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发展期”,荒芜的心田上已长出人格、心智乃至生理发展上的野草,单靠如潮的母爱能否铲除?怕是草没除去,孩子也被这溺爱淹死了!
了解了这一家三口之后,我久久沉思:做父母的,该怎么面对孩子这张草槁,该如何规划自己乃至这个社会新公民的生活?
生命以需生命来孕育,心灵需以心灵来相交,情感需要以情感来滋养, 对于父母而言,帮助您的孩子遵循天赋特质,健康发展他的生命,让这张草稿成为一张最美的人生画图,这件工程不是您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业”吗?
为人父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