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十忌

国防大学副教授 乔松楼

教育子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大、难”问题。说它“老”,是因为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可以说和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说它“大”,是因为上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下关家庭幸福,后代成才;说它“难”,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普适的经验,不仅中国外国不同,现代古代不同,城市乡村不同,男孩女孩不同,就是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管教的方法也不能一样。现在提倡少生优育,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缺乏管教的经验,等到多少有了点亲身体会,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些该抓的事没有抓, 或者不该管的事管错了,想再弥补甚至都来不及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各级学校重视抓好家庭教育,实在是抓到了点子上, 抓到了根子上。作为孩子的父母和学生的家长,对此深为感激。

下面,我们想结合亲身的体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加上学习的心得,谈谈在子女教育方面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共是十点,权称“家教十忌”吧。

一忌漫不经心。教育子女,既是做人的天职,也是社会的要求。孩子教育得好,对国家、对社会有益,当家长的也有一份光荣;如果孩子教育得不好,于国家,于社会固然不利,但是,首先尝苦果,直接受惩罚的,则是家长本人。因此,无论工作忙闲,文化高低,教育子女的事切不可疏忽大意。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的形成有所谓“关键期”,教育及时,事半功倍;错失良机,追悔莫及。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没有不好的子女,只有不好的父母。孩子一生下来,纯洁得象一张白纸,第一个在这张白纸上着色的, 便是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底色”打好了,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假如把白纸涂脏了,想再往上边画画也没法下笔了。有的人平时对子女教育抓得不紧,待到考试、考学成绩差了,甚至犯了错误出了事了,才大吃一惊,手忙脚乱。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子女就如同银行里的“零存整取”,或者象人们常说的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下的是苦果,到头来,也只有自己去尝。

二忌盲目攀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 愿望不能代替现实。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他们就会成为什么人;也不能看见别家的孩子在哪方面冒了尖,就照猫画虎,今天让孩子学弹琴,明天让孩子学唱歌,后天让孩子学画画⋯⋯弄得孩子疲于应付,苦不堪言,结果事与愿违。古代有个成语,叫做“龙生九子”,大意是说,龙有九个儿子,全都没有变成龙,各有所好,各得其所。这个典故很耐人寻味,龙的儿子还没有成龙呢,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家庭里,我们常常跟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盼望你们成名、成家、成才,但首先要求你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正直、正派、正道、自立、自强、自爱。长大了,凭本事吃饭,“有智吃智,没智吃力”,对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这一代,出身贫寒,收入有限,将来不可能给你们留下多少遗产,你们的幸福要靠你们的双手去创造。我们希望孩子们不要抱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就好。

三忌宽严无度。对孩子,严要有格,宽要有度,既不能放纵,也不宜苛求。该宽松的时候,要给孩子自主权;不该宽的事情,说啥也不让步。以看

电视为例,我们规定除新闻节目外,每人每周只看两次,大人孩子一视同仁。在规定次数以内,不加任何限制,即使明天考试,今晚照看不误,因为考好考差不在一个晚上。孩子主动不看不表扬,惹人生气了也决不拿看电视惩罚。有一次,我们的男孩乔锐考试不细心,不该错的地方做错了,我们很生气, 严肃地批评了他。该他看电视的时间到了,他不敢吭声,我们主动告诉他, “缺点得改,电视照看”,孩子很高兴。但是,我们规定做作业不准用计算器,临近考试的时候,发下来的练习题很多,孩子想用计算器快点做,并声明考试以后保证不用,即使如此我们也不答应,因为什么事情一破例往后就不好办了。同样道理,对学校的制度规定,老师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看法,我们都督促他们坚决照办,毫不含糊。

四忌顾此失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子女,不能光抓学习,而要全面关心。事实一再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干一番事业,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不可忽视。在青少年时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体的锻炼相对来说更显得重要。在思想品德方面,我们除了教育孩子关心集体,明辩是非外,特别强调要忠诚老实,不投机取巧,不弄虚作假,不装腔作势。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乔锐记日记,让他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如实记下来,日积月累,坚持不懈。1984 年 11 月,北京《学作文报》发表了乔锐的四篇日记和一篇关于怎样记日记的作文,对他鼓励很大, 他十年来一直坚持记日记,对培养毅力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都有好处。孩子上初中以后,有了独立意识,提出希望家长不要看他的日记,我们不仅立即答应,而且真正做到无论当面还是背后都不看,维护孩于正当的隐私权,让他们纯洁的心田里有一块安静的绿洲。在此同时,我们还从家长的角度,为孩子建立了成长进步的观察日记,记录孩子比较明显的变化和值得注意的动向。这件事开始并不自觉,但事后翻阅,觉得很有意思。

五忌大惊小怪。在该子成长进步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差错。遇到这种时候,家长要冷静分析,正确引导,切勿惊慌失措,鲁莽从事。对此,我们开始注意得不够,曾经有过教训。我们的男孩乔锐,从幼儿园到小学,酷爱画画,起初家人和外人一致夸奖他,越夸他劲头越大,有时到了失控的程度。直到上小学四年级时,还偶尔在听课时画画,被老师发现没收了,并在家长会上当众点了这件事。我们一时着急,回家搜查了他的书包,用一张大纸把他画的画贴起来,并叫他自己写上:“这是我上课不专心听讲画的画,今后保证不再重犯”,在宿舍里展览了三天,从此以后,孩子确实没再重犯过上课画画的毛病,然而,他对绘画的兴趣一落千丈,连美术、音乐课的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接受这件事的教训,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就比较慎重了。有一次,乔锐和同学一起玩,无意中剐伤了一个同学的眼睛, 回来讲了这件事,我们没有责怪,而是马上领他到同学家里探望。那个同学的眼睛很快好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更亲密了,后来那个同学转到别的学校, 他们还保持着联系。

六忌言行不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耳儒目染,言传身带, 对子女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子女应当从改造父母开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不仅从头学起,认真阅读中外名家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而且边学边做,付诸行动。比如,从不当着同学和外人的面讲孩子的缺点;不把大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转嫁给孩子。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带头去做;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叫孩子关心国家

大事,我们坚持每天早晨听“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晚上看电视新闻;叫孩子作业认真,我们写东西从不马虎;叫孩子多做好事,我们一起去做;叫孩子尊敬师长,我们从来不和孩子说任何一个老师的任何一句坏话。事实一再证明,孩子对任何人,包括家长,都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父母言行不一者,绝对教育不出好孩子。

七忌倚老卖老。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不爱听空洞的说教,对倚老卖老尤其反感,哪怕你是他的爸爸妈妈也不行。乔锐所在的一零一中学教导处,曾经以“我心目中的好家长”为题,组织过征文活动,我们读了其中的数十篇文章,感到很受启迪。学生们普遍呼吁,希望家长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而不要每天板着脸,总以长者面孔出现。有个学生说,“我最不爱听家长说孩子是大人身上的肉,我希望把我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还有的学生说,一听到家长说在我身上花了多少多少钱,我就想马上不念书,出去挣钱还清爸爸妈妈的账。对于有的家长爱说的我们过去如何如何,你们现在怎样怎样,他们也不耐烦。我不敢说孩子们上边的话全都正确,但不能不说它值得引起我们深思。平心而论,我们也曾年轻过,幼稚过,甚至有过荒唐可笑的经历,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也决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比孩子们强,为什么不能保持点童心,放下点架子,和孩子们平等地交朋友呢?我们不少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们不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但能否反过来问问:你对自己的孩子,究竟了解多少呢?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在我们家里,各自工作、学习的时候,不准干扰,但玩的时候,不分老少,赢也罢,输也罢,不红脸,不耍赖。我们有一句口头禅,叫做“父子如兄弟”。星期天,爸爸和儿子一起骑自行车去参观军事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大钟寺、雍和宫、孔庙,一起步行几十里去看航空博物馆。儿子中考复习时,年过半百的爸爸每天陪儿子一起跑步、做操、折跟头,并督促他按时作息。由于精力充沛,复习效率高,孩子考试成绩不错,全家人皆大欢喜。八忌步调不齐。孩子上学以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家庭教育必

须和学校的机配合,不能另起炉灶,另开药方。考虑到学生多,走读分散, 老师负担重的实际情况,从孩子上小学起,我们坚持到学校走访老师,主动介绍孩子的情况,了解老师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合。这样做, 也使孩子知道我们和老师联系密切,言行更守规矩。对于学校和老师提出的需要家长配合做的工作,我们也象学生对待作业一样认真完成。1987 年 10

月 14 日,乔锐班上举行告别少年时代的主题队会,班主任老师让我作为家长代表说几句话,我愉快答应并做了准备,不想临开会那天,我得了重感冒, 医生又误诊为肺结核,让我马上住院,在身体欠佳,精神郁闷的情况下,我仍然兴致勃勃地去跟孩子们讲了一个多小时,没让任何人(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知道我参加完会就要去住院的事情。

九忌大而化之。跟孩子讲道理,不仅态度要平等,而且说理要耐心;事过之后,还要留心观察效果。不能认为说过了就明白了,或者不吭声就是同意了。实际上事情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有一次,我们在清整宿舍时, 发现乔锐在床铺下,沙发下和卫生间暖气片后秘密藏了不少书,开始想批评他。但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感到不怨孩子,是我们自己教育不及时,不得法造成的。为什么呢?我们看了看,床铺下藏的大部分是小人书,原因是我们经常批评孩子,说“都上中学了,还老看小人书,叫人笑话。”孩子出于消遣心理,想看;沙发下,放的是《资本论》第一卷,原因是上政治课时老师

讲《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回家来问我们《资本论》讲的什么,我们告他“说你也听不懂”,孩子出于求知心理,要看;卫生间藏的是关于心血管病知识的书,原因是孩子有一次得了感冒,到门诊部做心电图有点不正常, 虽然医生反复说没问题,但孩子出于疑惧心理,想自己探个究竟。经过分析之后,我们马上和孩子进行了平心静气的交谈,首先鼓励他看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帮助他打消思想上的疑虑,并公开言明允许看小人书。以后再遇到其他事情,我们也比较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不再马虎从事了。

十忌操之过急。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莫急于求成。孩子有了优点, 要及时表扬;孩子有了缺点,要当面批评,不要“秋后算帐”,尤其不要唠唠叨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讨厌喋喋不休式的批评。不要一次跟孩子讲太多的道理,也不要指望孩子在顷刻之间,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铁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的。